為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切實維護建筑農民工合法權益。記者今天(3月21號)了解到,江蘇省住建廳近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工作的通知》,自4月1號起,凡進入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以及臨時聘用人員也將實名制登記。
陸師傅是在無錫一處在建項目工地做工,每月手機上都能準時收到工資發放的短信通知。“我們的工資是項目部統一辦卡,辦好卡后每個月按時發放到我們每個民工手里面。”
對一個常年在外的建筑工人而言,以往都是年底結賬,現在每個月都能收到一筆工資,這樣一來,工人們干活兒就更踏實了。“以前小的分包隊伍多的話,要錢就很難,每個月發幾百元生活費,到年終基本上一次性結,到年終很擔心工資問題。”陸師傅告訴記者。
2019年江蘇全面推行建筑工人實名制要求。 據統計,2020年全省建筑行業農民工年底欠薪維權數量較前一年下降了53%,實名制監管平臺運行效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不過,省住建廳建筑市場監管處副處長周文輝坦言,維權數下降不代表徹底堵住了漏洞,監管工作仍待完善,根據省住建廳最新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強化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工作的通知》,首先就要拓展實名制人員信息錄入的范圍。
“把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人員的考勤也全部納入到實名制管理,這些人員你沒有在工地上滿勤,沒有到崗,是對工程建設不負責任,考核的細則明確了現場管理人員考勤的比例70%;第二個臨時用工的問題,存在著一種怕麻煩、圖簡單,想著用幾天咱就不用考勤了,但是往往這種情況會造成拖欠的問題。”
據了解,全省智慧工地有107個,根據《通知》要求,這些實施智慧工程建設的項目,也要與實名制管理平臺進行對接,嚴格執行統一規范的實名制管理數據標準。
江蘇省住建廳將于5月1號起進行系統排查、核查,對于在實名制管理平臺不能真實反映工程項目實時狀態、弄虛作假、擅自變更工程狀況,逃避監管的建設項目和企業,一經查實,給予全省通報,扣分,并處以限制企業承接新工程,預期整改不到位的降低資質等級,直至吊銷資質證書等處罰。周文輝介紹:“我們還要進一步完善我們的預警機制,對于一些項目考勤制度不落實,專用賬戶里頭沒有資金存量的,沒有通過銀行代發工資的,列入到預警信息里面來,督促企業的限期整改。”
(摘自 省住建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