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項目工程質量“終身制”
12月1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了南京長江五橋。大橋已經建設完工,并在當天下午順利完成交工驗收,標志著將從建設階段轉為運營管理階段,通車在即。
作為世界首座鋼混組合索塔斜拉橋,長江五橋的建設備受關注。據悉,該項目由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負責建設,集中建設模式發揮著重要作用。
“集中建設讓長江五橋項目品質有保障,工程質量有提升。”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計劃處處長王超介紹,除項目質量,通過集中建設方式推進,項目的建設工期、概算投資等都有了保障。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在南京五橋兩端有大規模的臨時棧橋,為主橋建設節約了很多時間,項目不到4年建成。相關負責人介紹,政府投資項目的集中建設可將廉政風險降到最低,建設方并不是建完工程就走,而是一直會為項目負責,從而真正地實現項目工程質量和廉政責任的“終身制”。
在12月2日的發布會上,江蘇省住房建設廳副廳長張鈞介紹,自 2017年以來,江蘇針對政府投資工程領域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政府投資工程建設組織方式改革,研究政府投資工程實施集中建設的新模式,建立了“投資、建設、監管、使用”相互分離的建設組織模式。
目前,全省各市、縣(市、區)已經基本成立或明確了集中建設實施單位。全省13個設區市,市本級已成立或明確50家集中建設實施單位。各設區市下轄的各區(含園區)、縣(市)中,已成立或明確近600家集中建設實施單位。其中,成立于2018年的江蘇省公共工程建設中心有限公司,負責省級政府投資非營利性工程項目集中建設任務。
保障工期、質量和安全,杜絕大項目出現“三超”
江蘇政府投資工程推進集中建設,建立了“投資、建設、監管、使用”相互分離、權責明確、科學規范的建設組織管理新體系。這對控制投資規模、提高工程質量、防治腐敗,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江蘇省住房建設廳集中建設管理處處長賀志良表示,集中建設實施單位嚴格執行投資概算,根據項目使用單位確定的建設內容和標準,推行限額設計,有助于遏制工程建設超標準、超概算、超規模的頑疾。同時,建設項目管理任務也相對集中,促進管理經驗的積累,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另外,對建設主體的監督由分散到集中,監督執紀的靶向更加集中和精準,有利于形成完善的集中監督制約機制。
以江蘇省公建中心為例,自2018年成立以來,已累計承接集中建設項目46個,總投資131億元,總建筑面積192萬平方米,未出現過一起“超規模、超標準、超投資概算建設”建設現象。
江蘇司法警官高等職業學校就是省公建中心負責的一個大項目。目前,該工程進入室外裝修階段。江蘇省公共工程建設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杰介紹,從項目的可研、設計、施工、總承包單位的招標進場,到整個項目的竣工驗收,再交給使用單位,省公建中心全程負責。“省公建中心從源頭上把概算投資控制住,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控制住概算投資。”
揚子江會議中心項目由南京市江北新區公建中心負責建設,計劃于 2021年6月30日竣工。江北新區公建中心建筑工程處處長杜立春表示,集中建設可以最大程度保障項目工期、質量和安全。
摘自 《學習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