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對建筑業的發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轉型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提升傳統建筑業改造形成新動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智慧建筑為轉換路徑的新時代已經到來。
什么是智慧建筑
智慧建筑發展的驅動力。首先是國家政策。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是找到新動能,這包括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市場、新主體、新機制。其次是技術驅動。創新是驅動發展的核心動力,第五次科技革命即信息技術革命,特別是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是形成“智慧”的源泉和動力。最后是市場需求。建筑業以科技跨越轉型、精細化和智能化管理、用戶定制服務和場景化等需求推動智慧建筑從概念到落地的進程。
智慧建筑及其5大特征。智慧建筑是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移動互聯和區快鏈等新一代技術為支撐,在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和處理的基礎上,建立運營、設施和管理的業務模型,優化資源配置、精準管理和主動服務,具有協同運作、自診斷、自修復能力和智能決策,為人們提供舒適、安全、高效和便利環境的建筑空間。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實時感知、自動故障檢測、自診斷及自適應能力。即對建筑及其設備的全生命周期進行故障診斷、預測、健康狀態評估和管理;二是海量運行數據的采集與分析處理能力。即通過智能感知設備采集和分析處理建筑運行數據,支持智慧響應和智能決策;三是自配置資源優化、自組織協同和個性化定制能力;四是基于“人、信息、建筑”的三元空間。即通過引入智能終端、機器人、可穿戴設備等體現出“人機物”深度融合的特征;五是作為智慧城市的有機組成單元。與城市管理、運營、交通、能源、應急、安全、地理信息、生態環境和服務等高度融合。
怎樣實現智慧建筑
智慧建筑構建遵循智慧大腦-神經中樞-執行-感知的路徑,應用云計算平臺(計算、存儲、服務)、大數據平臺、物聯網平臺、人工智能平臺和移動互聯網平臺技術及其相關系統實現感知、傳輸、存儲、計算、分析、判斷和決策。簡單分析一下技術應用到價值的實現:一是云計算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大規模存儲能力,提供隨時隨地的訪問和協作共享、通過大數據分析并實現數據價值;二是在萬物互聯時代,通過建筑物數字孿生體的創建,將引發智慧建筑運行、管理和服務的重大顛覆性創新;三是人工智能技術讓智慧建筑具有“判斷、自學習和決策能力”,支撐建筑向“智慧”的深度發展。
智慧建筑的發展路徑
把握智慧建筑發展的新機遇,推動我國建筑業的轉型發展,其路徑分析如下:智慧建筑產業化。智慧建筑是一個巨大的跨界產業,今后會形成智慧產業鏈和生態圈,這也是建筑業跨越轉型的一個很重要的載體,產業化會產生出很多新理念、新技術和新模式。今后我們的規劃、設計、建造和運營都在數字世界中。創新技術和產品。從工業4.0的關鍵要素來分析智慧建筑,我們發現兩者的本質是一樣的。圍繞著智慧建筑領域會有一大批企業去創新智慧建筑的設計、建造、運營和服務的技術、產品和服務,這將對數字經濟作出巨大貢獻。創新管理和服務模式。在此前提下,會產生很多新的模式和新的服務。例如,通過智慧建筑開放平臺,用戶可以開發智慧應用和服務嵌入到其設施中、也可以定制不同場景的服務,這就是智慧建筑的魔力所在。
(摘自 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