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南河內第一條城市軌道吉靈—河東線交通項目成功引入外電源,順利開通指日可待。這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不僅由中國建造,設計施工也全面采用中國標準。同時在中國標準下緊鑼密鼓施工的還有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輕軌項目、以色列特拉維夫紅線輕軌運營維護項目……
隨著中國企業海外建設步伐的加快,不僅中國建造的“硬功夫”走出國門,中國標準、中國服務等“軟實力”也正揚帆出海,為世界各地尤其是“一帶一路”建設貢獻重要力量。
中國工程標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和采用
在國際競爭中,輸出標準、掌握標準話語權一直是企業競爭力的最高體現!坝绕涫窃诟吒郊又档娜蚋偁幹,選用何種標準至關重要,掌握標準就等于掌握了競爭的游戲規則!敝袊鞘幸巹澰O計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長趙一新認為,目前中國企業“走出去”已經從最初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勞動輸出、施工總承包,逐漸轉變成為高層次、高技術、高經濟附加值等大型項目,中國工程建設標準“走出去”已成為中國企業的更高追求。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日益增強。由中國提出和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數量逐年增加,特別是在高鐵、核電、通信、汽車等領域,中國在國際標準上實現了從跟隨到引領的跨越。
據趙一新介紹,以高鐵技術為例,中國和歐洲對鐵路設計有不同的技術標準,但隨著工作的深入,技術人員發現,中國標準絲毫不遜于歐洲標準,“而且我國鐵路建設實踐經驗豐富,標準的實用性、適用性更強!壁w一新說,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氣候多變,極寒、缺氧、風沙等“淬煉”出的中國工程建設標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采用。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
由上海企業主導的中國行業標準《超級電容電動城市客車供電系統》,已轉化為以色列國家標準頒布并實施;中國數字電視標準成為國際電信聯盟國際標準后,已被老撾、斯里蘭卡、吉爾吉斯斯坦等14個國家使用,覆蓋全球近20億人口……
“‘一帶一路’參與國家有旺盛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同時建設標準也比較缺乏,正是中國建造、中國標準布局發展、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壁w一新說。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也極大帶動了我國相關產業的發展。比如由中國公司承建的印度尼西亞泗水—馬都拉海峽大橋,施工總承包合同總額為1.958億美元,由于該項目采用中國標準,帶動我國相關產品、設備、材料出口總額逾5.5億元,創造了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同時,中國工程建設標準“走出去”,很大程度上會帶動其橫向相關產業如設計、運營產業的出口與發展。
趙一新認為,未來要繼續加快中國工程建設標準“走出去”的步伐,同時通過加強自身標準體系建設,把知識產權與標準結合起來,逐步建成完善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標準體系。
(摘自 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