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招標評標過程中,一些地方片面重視總價評審而忽略單價評審,給予不合理投標報價中標可乘之機。本文就什么是不合理報價、不合理投標報價原因、預防不合理報價措施等,結合工作實踐,借鑒國際經驗談談個人的淺顯認識。
工程招標評標、工程造價計價都是工程建設管理有機整體的一部分,作用于工程建設的不同階段,需要相互反饋信息、協調配合,才可避免管理分散引起的工程造價糾紛矛盾。處理工程結算糾紛是工程造價管理機構一項日常工作,也是維護工程建設各方權利義務、促進住房城鄉建設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工程結算糾紛問題中有許多是由工程中標價內隱含不合理綜合單價引起,且有不斷加劇的趨勢,應當引起主管部門重視,采取相應措施,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營造健康有序的建筑市場環境。
不合理投標報價概述。近年來,工程招投標中標價(合同價款)中,分部分項報價存在不平衡報價、違規報價、惡意壓價、高估冒算等問題,此類不可簡單視為習慣所稱的不平衡報價,暫且稱之為不合理報價。例如有些投標單價,對擬變更的土方、混凝土、措施項目等項報價壓低或抬高;對暫估價、規費等不可競爭項目不報價、漏報價、胡報價;各分項報價合計與總報價不相等,有的嚴重不符、無法還原總價(中標價)等等。工程中標價隱含不合理單項報價,沒有及時發現,輕易逃脫了清標或扣分處理,把問題和矛盾留給了后期施工和竣工結算,但后期工程實施階段卻難以解決,即使后期可以糾正,其成本嚴重增大,造成低價中標高價結算,國家利益受損,有時對中標企業也很不利,容易引起糾紛、訴訟、“結算馬拉松”等社會矛盾。
不合理投標報價原因。目前工程招投標過程中,大多只重視總價評標打分,忽視了分部分項單價評標打分,是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以來,國有投資工程項目必須編制工程量清單、招標控制價,并在招標前應向投標人公布,投標人按照招標文件及工程量清單自主報價,評標者按照相關規定及以上文件進行評標,選擇中標者。作為明碼標底的招標控制價,按規定必須向投標人公布總價和分項清單匯總,這方面貫徹執行規范很到位,而在相應的評標中并沒有按照清單計價規范的要求,對分部分項單項報價與總報價同時進行評審打分,大多時候只評審投標總價,不評審分項報價,投標人為了商務標得高分增加中標幾率,片面追求投標總價與招標控制總價靠近,沒有形成合理的競爭機制,中標總價內隱含的不合理單價沒能及時發現,蒙混過關,給工程施工、質量以及竣工結算留下了嚴重隱患。
預防不合理報價中標措施。為減少和防止上述不合理報價,應采取以下措施:重視并加強工程招投標商務標的評審,取消單一的工程總造價對比打分評標方法,增加對招標工程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綜合單價、措施項目清單綜合單價、不可競爭項目單項報價進行評審的評標方法。二是對措施項目清單綜合單價評審,除參照以上方法外,視工程復雜程度考慮增加招投標雙方的質詢、答疑環節,以解決措施費招標脫離實際虛化現象。三是不可競爭項目單項報價評審,可簡化為查驗,看是否與控制價的相同分項費用相等,不相等者不得分或清標。四是在目前的電子評標系統中,強化分項報價評標功能,實現系統自動抽取主要分項,自動進行分項報價評審打分,就當下計算機信息技術而言,做到這些并不難,難的是積極做為擔當。
(摘自 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