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對國有企業發展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國有企業要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因此,“提質增效”便成為了當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一項重要的戰略性任務。作為大型國有施工企業一員,筆者認為,“提質增效”需依靠科學管理,在開拓市場、科技創新上“發力”。
“提質增效”需依靠科學管理。管理出效益、規則定方向、質量闖市場,在嚴峻的市場形勢下,施工企業須對在建項目的管理進行頂層設計,制定、完善、深化資金管理、成本管理、物資采購、清收清欠、虧損治理、信息化管控和績效考核等管理制度,為“提質增效”戰略目標“保駕護航”。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提質增效”應以安全為重點、以質量為中心,通過采取控源頭、嚴過程、細檢驗、建體系、樹品牌等有效手段為企業“強身健體”。管理創新是企業“提質增效”的必由之路,企業要參照國際、國內和行業內標桿企業的做法,聘請知名管理專家前來授課,虛心學習先進企業的管理理念和經驗,對先進組織體系、權責體系、制度及流程體系等有選擇性地吸收,確保項目“提質增效”結“碩果”。
“提質增效”需開拓市場。品牌是企業生存的保障,有市場才有發展。國有企業應推行“法人管項目”和集團公司“項目分類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打造一批可以引領行業發展、具有知名度的品牌工程,形成品牌建設與企業市場開拓相互支持、“同頻共振”的良好局面。以在建工程為依托,堅持履約經營,靠“品牌”聚“磁場效應”,就能實現企業就地滾動發展。應以差異化經營為導向,立足鐵路、公路傳統市場,不斷優化產業結構,開辟礦山、電力和港口等新領域,進一步提升企業發展空間。堅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與其他企業聯合經營,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戰略伙伴關系,促使企業駛向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軌道。
“提質增效”需要科技創新?萍紕撔率瞧髽I保持持久競爭力的“法寶”,實現“提質增效”,建成世界施工強國,科技創新要“頂天立地”。國有企業應利用自身優勢,推動創新發展,研發高精尖技術,規避施工設計采用或模仿國外先進技術的做法,采用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在設計理念、計算理論、設計方法、施工工藝、科技攻關和大型機械設備研發等方面尋求突破,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拓展企業盈利空間。
在新常態下,國有企業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攻堅克難,努力穩增長、保就業,為實現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重要支撐。國有企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以改革促發展,對于當前和未來國民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企業必須不折不扣地推進。
(摘自 中國建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