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材業正在籌劃一系列“出海遠航”的新動作。近日,為推進中國建材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擴大建材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中國建材聯合會牽頭成立了中國建材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
據記者了解,中國建材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是經國家發改委批準的企業聯盟,同時又是未來國家發改委組建的國際產能合作聯盟的一個子系統。聯盟的主要任務,是推進我國建材行業設計、施工、產能、裝備、技術、投資全方位“走出去”發展。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喬龍德表示,未來,中國建材業要進一步深化“走出去”的認識,拓展國際合作新模式,挖掘國際市場新需求,形成國際化合作新框架,使中國建材業成為全球貿易和產能合作陣容的新成員。
專家認為,發動中國建材企業沿“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走出去”發展,不僅僅是通過國際產能合作擴大建材的對外投資和市場開拓,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截至2016年8月,中國建材企業在境外投資簽約、在建、建成項目33個,涉及18家建材企業,覆蓋20多個國家和地區,投資金額4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00億元,形成了良好開局。同時建材企業“走出去”發展,對住宅產業化也有好處,目前以綠色建材、新型建材為代表的建材業主流產業,已通過遠大住工、北新建材等住宅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產品出口,形成了建材業與其他配套行業“同船出!钡目上簿置,在供給側形成新的海外市場需求,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據記者了解,中國建材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成立后,將在建材業“出!狈矫,劃定以下三方面大致“航向”:
航向一:由低端發展轉向高端發展
喬龍德認為,近年來,很多國家和地區經濟不景氣,并不是我們“走出去”就是黃金滿地。如果發展方式不轉變,資源配置不得當,還是粗放型發展,即使有市場需求也不一定能獲得利益,弄不好還會成為另一種“產能過!。因此,“走出去”發展必須從發展理念和組織架構上改變粗放型的思維,不能再以單一的數量發展為導向,復制過去國內粗放型的模式,也不能重復目前國內的技術裝備公式,讓“僅以量比高低”的無序競爭在國外重演。
業內人士認為,即使國際產能合作也不是原封不動、新瓶裝陳酒,而是要創新+綠色+產業鏈,把對外投資與合作的效果評價建立在耗用資源、能源、產品質量檔次和投入產出比回報率高的標尺上;建立在其有沒有市場需求與有沒有競爭力的評判基礎上;建立在是否高效能、高品位、高附加值、高端發展的根本上。要改變以往一家一個工廠、一廠一個產品、一個產品獨立經營和形不成與上下游配套的經濟發展模式;改變大批量、低價值、低效能的發展模式和形不成應有的附加值、高回報的發展模式;改變在市場單打獨斗的商業模式和形不成共享共贏的發展氛圍;改變就建材發展建材,不延伸、不拓展,甚至有條件可開拓其他領域的合作項目卻視而不見的經營模式。真正形成產品與產品上下游間配套集成與相互照應、生產資料采購與產品銷售相互集成、物質產品與非物質產品相互補充、產品制造與服務業相互連接、產品深加工與相關領域相互合作強大的融合共享局面。
喬龍德說,由低端發展轉向高端發展 ,最重要的是要創新技術,提升技術裝備水平,把創新驅動貫穿于技術裝備提升的全過程。重點提升研發與設計水平,瞄準國際領先與高端水平,自然會降低能耗與提高環保標準,自然會提高智能化水平和勞動生產率,從而增加與提高中國制造在國外市場的占有率;增加中國創造在國際市場中的比例,使應該獲得和盡可能獲得的利益在創新提升中實現,最終形成他人不可替代的性價比。
中國建材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一家參與企業表示,更重要的是,通過技術、裝備的提升和資源組合方式的改變與提升以及商業模式的拓展與創新,可擴大我國建材行業的傳統優勢,進而提高國際競爭力、影響力。
航向二:由單邊發展向全方位發展
“抱團出!笔侵袊ú膰H產能合作企業聯盟的宗旨,聯盟一位人士表示,將在以下幾方面進行創新:
——拓展合作領域。在已有出口與經貿合作基礎上,拓展產品、裝備服務集成出國;拓展經貿上下游打捆出口;拓展技術、標準、認證、評價、智能化軟件的出國與合作;拓展網絡共享與銷售合作;拓展非物質領域合作;拓展國際展覽與會議聯手合作等,形成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尤其要與房地產業、新型建造、裝配式建筑、鋼結構住宅“抱團出!。
——探索合作創新?刹扇「鞣N緊密型的以資本、資源和相關股份組成的經濟實體;可用服務聯手的方法形成服務產業鏈,以承擔責任與貢獻獲取不同利益;可用委托型、代理型方式,不用相互準入完成對方需求的合作;可相互設點、設網,利用當地資源開展各種商務合作;可遠距離相互提供除國家機密以外的信息資料、商務機會、國別風俗和政策動態等合作,形成多層次、多類型的合作模式。
——探索政策優惠。探索“走出去”發展在國外投資能夠得到當地國政府優惠政策的合作可能性;探索“走出去”投資獲得信用擔保與風險保險方面合作的可能性;探索在勞務用工方面與當地政府深層合作的可能性;探索在享受目標國公民待遇或部分享受其本國公民待遇的可能性,從而使對外發展與合作形成長久的系統的保障體系。
——探索工作體制與服務系統。聯盟一位人士認為,這兩項工作非常重要。要將其納入本行業的規劃制定、結構調整、需求開發、信息統計、經濟運行等行業管理和協調服務中;要把“走出去”發展統一納入行業協會日常工作,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現有的建材行業“走出去辦公室”和產業鏈為基礎,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同時建設有關國家和地區的動態信息數據庫,為“走出去”和尚未“走出去”的企業提供動態信息。在政策方面,既要提供相關國家吸引外國資本的優惠政策與風險信息預警,又要代表行業向政府反映“走出去”的企業訴求和政策建議。
業內人士認為,建材業“走出去”發展,也要與國外的中國企業實施信息共享,逐步建立網上采購、交易服務,將能效評估、碳交易、檢測認證和綠色建材標識評價等功能一并跟進國際市場為企業服務,并制定“走出去”項目標識評價體系,確保優進優出,優者優先,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產能進入國際市場。
航向三:結成產業聯盟,形成組合優勢
聯盟一位人士表示,聯盟絕非是一個“有利就圖、無利就走”的組織,它是代表中國建材行業先進水平、帶著創新提升目標走向世界的一支生力軍。聯盟成員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將自身發展與整個行業的發展結合起來,與全行業由中低端發展向中高端發展的目標相一致,以開發新供給、創造新需求為目標,站在中國民族工業歷史進步和責任的起點上,用優秀的職業道德和誠信為本的價值觀在國際市場展現風貌。同時聯盟也要站在企業與國家利益相一致的高度,在國際產能合作中組成中國軍團,發揮行業整體優勢和上下游產業鏈優勢。
據記者了解,2016年以來,一批建材企業積極參與聯盟籌備,加快“走出去”步伐,形成了一批投資意向和貿易合作的簽約項目。目前,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被國家發改委認定為中國推動孟加拉磚瓦產業升級及建材園區項目建設的牽頭單位,同時也是加快建材標準國際化推廣和建材國際認證認可工作的牽頭單位,承擔了“中國-中東建材合作戰略研究”、“中國伊朗建材合作研究”等課題,有力地支撐和開辟了行業“走出去”的發展路徑,為聯盟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喬龍德最后表示,希望通過與房地產業、住宅產業化領域的兄弟行業、企業緊密合作,開創建材行業與其他兄弟行業一起“走出去”發展的成果共享局面。
(摘自 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