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文化地產委員會主辦的“中國文化地產創新會議”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秉承著“創新、協同、共享、發展”的主旨,站在房地產戰略轉型發展的新角度,探索文化地產新模式、深化新業態、共享新成果、探索創新改革。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旅游地產、養老地產、文化地產等新業態,促進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對此,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苗樂如表示,房地產行業以新興行業為基礎,促進產城融合發展,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助推長效機制建立健全,為房地產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成立兩年來,中國房地產協會文化地產委員會為推動我國房地產行業轉型升級搭建了三個系統平臺:首先是行業交流平臺,為地方政府、行業系統、組織會員,搭建文化地產領域交流合作平臺;其次是資源整合平臺,以文化為房地產核心,形成文化產業與房地產業資源整合,促進產業融合;最后是咨詢服務平臺,研究房地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創新理論與運營機制,提出文化地產發展策略。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文化地產委員會秘書長王嘉琦認為,文化地產正成為地產經濟轉型升級熱點。中國房地產業現狀正在轉型升級為新型業態開發和跨界服務運營模式,市場細分、走向多元化:第一,開發商將養生地產列入戰略業務,未來養生地產有望成為新的行業增長點;第二,開發商及投資者逐漸將目光轉向城市文化娛樂綜合體,其業態具有觀賞性、休閑性、參與性、體驗性;第三,不少企業在企業發展戰略中越來越注重產業和城市運營、產業支撐和住宅開發的有機結合;第四,特色文化小鎮模式提供的地域文化情懷和民俗文化體驗,是高節奏都市生活中的城市后花園。
據介紹,文化地產委員會未來將注重新型文化地產行業政策研究,為地方政府、行業系統、地產企業提供多元產業化業態戰略發展思路,通過資源整合促進項目投融資配置,實現業態跨界聯動。同時,還將推動生態文化社區物聯體驗平臺試點和市場拓展,提供醫養整合周期性調理服務,創造消費者增量售房,從而實現去庫存作用。
(摘自 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