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毋庸置疑,地下綜合管廊必須要建,早建比晚建有利。然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構成因素錯綜復雜,又與百姓生活和城市安全息息相關,“重地下”不是口號,若“摸著石頭過河”、以目標為導向盲目開工,損失將不可估量?茖W的規劃、完善的制度、健全的政策、充足的資金和排除萬難的決心,缺一不可。建設地下綜合管廊須先謀而后動。
投入高不高?整體效益說了算
據有關部門測算,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分為廊體和管線兩部分,每公里廊體投資大約8000萬元、管線入廊需要4000萬元,每公里總造價達到1.2億元。
“每公里1.2億元”,是什么概念?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省九江市副市長盧天錫將這個數字進行了形象化描述!鞍凑諊椰F有標準,修建1公里40米寬的城市道路,包括征地拆遷和配套設施在內,大概需要6000萬元。按這個計算,‘地下1公里’是‘地上1公里’的兩倍!睘榱俗層浾吒庇^地了解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投資規模,這位分管城市建設工作多年的副市長換了另一種測算方法:“1.2億元,基本上是一個中小城市建設1平方公里新區的所有基礎設施的投資總和!
“許多城市的路面常常是‘你挖了我填,你填好我再挖’,粗放的建設模式極大地浪費了國民財富!比珖䥇f委員、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劉勇認為,這個投資不算高!皬牡叵戮C合管廊全生命周期產生的整體社會效益來看,這個投資是值得的,而且是必要的!钡叵戮C合管廊既可以保障城市生命線的安全、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又能提高地下空間資源利用率。
錢從哪里來?社會資本請進來
盧天錫建議,一方面,要通過專項資金、財政補貼、以獎代補等各種方式,加大中央對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調動各級地方政府建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建立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運營回報體系,明確收費標準,激發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出臺優惠政策,鼓勵支持管線產權單位共同出資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從而逐步改變政府單獨投資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模式,使企業成為建設和運營的主體,掃清社會資金入市的市場障礙。
據劉勇介紹,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在歐洲的多國已有百年歷史,建設投資模式相對成熟。法國、英國等建設費用由政府承擔,以出租的形式提供給管線單位,租金做日常維護之用。在日本,建設資金由道路管理者與管線企業共同分擔,后期的運營管理還是采取道路管理者與各管線企業共同維護管理的模式!耙岳U費入廊為例,繳納多少才合理?我們國家各個省市情況不一,需要通過認真調研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政策全不全?標準、規劃待完善
一條30公里的城市道路,建成5公里就可以使用5公里;一個城市的地下綜合管廊,只建好某一段并不能把管線有效連接起來投入使用。不僅如此,從施工角度看,地下綜合管廊建成后再對其進行修正十分困難!斑@就要求我們在開工之前做好規劃設計!闭劶暗叵戮C合管廊的規劃設計,劉勇語重心長:“從分段建設到最后連接成網,這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如果沒有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就盲目開工建設,將會造成巨大浪費!
規劃滯后、標準欠缺,是業內對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普遍擔憂。
“廊道里面能跑車”、“廊道里可并排擺放兩輛小汽車”等報道不時見諸報端。地下綜合管廊需不需要建這么寬?建多大才合理?“應該在現有規范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出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規劃建設導則,制訂相對統一、更加具體的技術標準,以更好地指導各地進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否則很容易‘走歪’!北R天錫建議,在加快試點工作并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應加速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的出臺,給建設、管理等各方以明確的指導和規范。
統籌城市地下管線與地上空間的一體化發展同樣重要。九三學社中央建議,各地政府要綜合考慮城市發展遠景,編制地下空間利用專項規劃,注重地下管線與地面功能布局、土地利用和相關設施建設的協調,合理確定地下管線的空間位置、規模、走向等,加強與過街通道、人防、地鐵軌道、商業設施等地下設施的銜接,充分發揮規劃對地上、地下空間的統籌協調和綜合調控職能,并作為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地下管線建設規劃的基本依據,實現復合型的地上地下立體開發建設。
實施難不難?只在一念間
把不同部門的管道集中在一個管廊里,這項工作會涉及多少個部門和單位?業內人士給出的答案是:幾十乃至上百個。
“多數管線單位屬于央管和省管單位,對地方政府而言,協調各管線單位的難度確實很大!北R天錫說。長期以來,管線所有單位條塊分割、各自為政,如今要統一入廊,部門之間、系統之間、新舊管線之間……協調難度可想而知。
應當出臺相應的法規,建立管線建設的實施和管理機制,厘清各部門的權責,避免管線建設各自為政。九三學社中央建議,各地應盡快搭架規劃建設部門牽頭的多方聯席會議制度,及時公布管線建設的相關信息,協商解決管理維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實現地下管線建設的共建共享,避免道路的重復開挖;或成立職能機構,負責地下管線數據的收集、整理、更新和利用,建立城市地下管線數字化管理系統,對地下管線數據信息進行集中統一管理;配合信息管理部門開展地下管線信息的技術開發和綜合利用,為各專業管線的運行和維護提供信息支撐,實現資源共享。此外,各地還應制訂相關的運作、監督與激勵機制,理順關系、健全職能、統一程序、規范行為。
“歐洲國家100多年前做的事情,我們到現在還做不了么?”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揭新民說,“我們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規劃水平、技術條件完全可以支撐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所以,建不建得成、建不建得好,是理念問題!
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程自然不會輕松完成。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前路必然艱辛。不盲目、不急躁,科學規劃、循序漸進,嚴格按照規劃堅持不懈、扎扎實實地一步一步前行,目標定能達成。
轉自《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