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馬路拉鏈”,老百姓屢屢抱怨。如果在地下建寬敞的綜合管廊,統一埋放各種管線,馬路便可少受“開膛破肚”之苦。這是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住建廳廳長周嵐一直關心的問題。去年她曾建議,在國家層面上立法,建“共同溝”——地下綜合管廊避免挖路。今年,她仍然關注地下綜合管廊。
“地下綜合管廊前期的一次性投資,相對于管線埋在地上大一點。但從長期看,是節省成本的。一旦建成即可一勞永逸,這是解決‘馬路拉鏈頑疾’的根本之策!敝軑雇嘎,蘇州已獲批成為全國首批10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早在2011年,蘇州就建成投用了全省第一條地下綜合管廊。獲批成為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后,蘇州將再建5個綜合管廊,總長度31.16公里。而南京已有兩條地下綜合管廊,總長21.45公里,位于河西和浦口。
周嵐表示,原則上是新建區域、新建道路可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老城要結合改造更新區域,適當布局。不過她坦言,盡管社會各方廣泛支持認同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推進,但目前影響廣泛推開的制約點是定價機制不夠健全。
為此她建議,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相關部委及管線主管部門,盡快系統總結第一批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建設的經驗,盡快出臺更為明確具體的定價機制,區分不同類型的管廊,確定造價標準,提出各類管線入廊的費用分擔比例!霸诿鞔_管線必須購買入廊的前提下,應將管廊建設帶來的管線后期維護成本大大節約等因素納入,綜合分析研定!敝軑贡硎,這樣具體明確的定價機制一旦形成,將大大激發市場和社會力量參與投資建設綜合管廊的積極性,PPP模式有望較快推開,大大減少因馬路反復開挖給百姓帶來的不便和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