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7jvfb"></p>

    <strike id="7jvfb"></strike>

    <p id="7jvfb"><ins id="7jvfb"></ins></p>
      <span id="7jvfb"></span>

        <th id="7jvfb"><rp id="7jvfb"><ruby id="7jvfb"></ruby></rp></th>

        <video id="7jvfb"></video>
        新聞資訊
        公司快報
        媒體聚焦
        行業信息
        媒體聚焦
        論海外工程管理風險及防控

        點擊數:6946  時間:2016/2/24

        中國推進“走出去”發展多年,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選擇到海外投資和經營。海外市場有著眾多機遇,但也有著不同于國內的風險。以下結合中國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江國際”)海外工程建設實際,簡要表述“走出去”的主要風險及防范措施。

        法律法規規范不同導致的合同風險

        到海外承接項目,大部分合同都是甲方擬定好的,合同中參照的大部分法律法規和相關規范都要依照當地或者國際規則執行。對于剛剛走出國門的企業,對當地法律法規以及國際規范要熟悉,有條件的,要盡量聘用熟知當地法律法規的專業人士。在現實中,很多企業在承接工程或者投標時,對稅法、勞工法、工程準則等不屑一顧,也沒有在談判或者投標時給自己留下談判空間,等到真正執行時,面對業主或者監理提出的某些貌似刁鉆的要求,動輒大吵大鬧,不僅有損國人形象,到頭來往往也占不到便宜。

        中江國際之前在北蘇丹參與了一個辦公樓交鑰匙工程,合同內要求暖通系統必須是美國的開利中央空調系統。公司在投標時根本沒有對采購部分細加研究,投標時也沒有考慮到該國是美國制裁的國家,美國的產品根本無法供應到此地。后來雖然通過斡旋,替換了其他品牌,但是從某些方面也反映了中國企業在走出國門時對國際工程合同中的風險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另外,中國人缺乏利用合同爭取自己權益的意識。我們在海外實施的一個市政管道項目,現場有很多已有設施需要動遷,包括地下電纜、高壓鐵塔等。按照合同,這些本屬于業主的工作范疇。但是因為業主不作為,嚴重影響到了工程進度,平臺成本也隨之增加。經過討論之后,項目部向業主提出交涉,通過開會、致函、索賠等手段,一方面給業主造成了很大壓力,另一方面也為以后項目工期索賠、合同額變更創造了良好條件。但是多數中國企業在國外缺乏索賠意識,只顧悶著頭干,干完了再跟業主談工期和成本索賠問題。要知道,根據國際工程承包合同規定,工期和成本索賠,是有一定程序和時效性的。一旦錯過了時機,業主當然不會認賬。要防范法規風險,一是要加強對國際法律法規和國際合同的重視,了解并尊重當地的法律法規,如果有條件,要聘請專業的法律和合同人士,防范合同風險。二是走工程承包管理專業化路子。在海外工程領域,中國的施工企業和隊伍得到的綜合評價是“做實事可以,搞書面東西差”。長期以來,中國的工程施工走的都是粗放型路子,管理團隊分工不明確、一人身兼數職,重現場、輕文字工作,這樣貌似節省成本,其實在施工過程中有很大的風險。打造專業的商務和技術管理團隊,不僅能增強抗風險能力,也能提升中國建筑業海外形象。

        匯率風險

        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大部分進入的是相對落后的國家和地區,有著各種風險和陷阱,匯率風險就是其中之一。企業在向外輸出勞動力、商品和服務的同時,一定存在國際貨幣或者當地貨幣的支出和收入。而不管是國際貨幣還是當地貨幣,都有著增值或者貶值的風險。比如,南蘇丹因為政局不穩定,外匯收入減少,與美元掛鉤匯率一度從3:1貶值到7.5:1,在當地的很多中國公司,因為市場差、競爭激烈,盲目承接當地項目,導致經營非常困難。一方面南蘇丹物資奇缺,很多建筑材料、機械依賴從國外進口,需要國際硬通貨,當地貨幣的貶值直接導致物價大幅上揚、施工成本大幅提高;另外一方面,當地貨幣貶值導致市場上硬通貨奇缺,但凡有點門路的都大量套現硬通貨,收到的工程款都是當地貨幣,套現麻煩,中國工人的工資都發不出。

        因此,企業在海外承接項目時,要對工程所在地的政治經濟發展狀況有一定的了解,防范金融風險。合同結算貨幣要盡量選用相對穩定的硬通貨。有些有硬性規定或者業主比較堅持的,合同談判時可以采用當地貨幣和國際貨幣掛鉤的方式,或者采用混合貨幣支付(一部分硬通貨、一部分當地貨幣)。

        戰爭風險

        以南蘇丹為例,2011年剛獨立時,這個國家的基礎設施接近于零,應該說在未來的幾年里有個蓬勃發展的黃金期。很多中資企業也看到了這一點,蜂擁而來。但大多數企業對南蘇丹內部和外部存在的隱患沒有充分的認識:一是南蘇丹與北蘇丹的矛盾。2011年,北蘇丹一分為二,油田75%劃給南方,管道和港口還隸屬于北方。南蘇丹的獨立,對北蘇丹的經濟影響非常大,物價飛漲、貨幣貶值非常嚴重。此外,南方為了爭取獨立,跟北蘇丹斗爭了許多年,彼此間的仇恨比較深。2012年,因為管道費問題談不攏,南蘇丹關閉了自己的油田,被國際社會視為自殺行為。緊接著,因為不滿北蘇丹的作為,2012年4月,南蘇丹擅自攻擊了北蘇丹的黑格里油田,雙方劍拔弩張,一度進入全面戰爭的邊緣。二是南蘇丹內部部落眾多,各個部落為了各自的利益,推舉出利益代表在政府任職,每個利益代表只為自己的部族考慮,國家觀念淡薄。三是國民教育比較落后,領導者執政能力差。2013年7月,基爾總統悍然解散了整個內閣以及副總統職務,雖然當時沒有什么大的風波,但是整個形勢開始微妙起來。2013年12月15日,騷亂發生,很快蔓延到整個首都,到處都是槍戰。

        在新常態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走出去”,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對于企業和員工而言,一定要常備硬通貨,保證工地人員撤離時有充足的資金;二是車輛和油料以及生活物資得有儲備,防止突發性事件;三是提前制定撤離路線,護送工作人員回國,必要時可通過各種途徑遠離騷亂發生地。當蘇丹騷亂發生時,中江國際在該國項目部雖然已經預期到會出現的狀況,但有些情況還是超出了大家的想象。當時,項目部在油區項目還有10名工人,因為沖突已經蔓延到油區以及其他地區,撤離很困難。當時,項目部采取了以下措施:聯系使館、匯報情況,聽取使館的意見;聯系國內總公司、匯報當地情況,并請示緊急撤離;緊急聯系業主,協調油區工人撤離問題。通過努力,項目部第一批人員通過陸路先行取道烏干達,油區相關人員順利通過飛機返回首都,并和首都管理人員構成第二批人員,緊隨其后撤到烏干達,油區和首都的固定資產都做了妥善的安排。

        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建筑業將形成新一輪“走出去”熱潮。在“走出去”過程中,企業一定要做好準備,防范可能出現的法律法規、社會安全、匯率等風險。

        轉自《中國建設報》

        特级太黄Av片免费播放一_日本a级黄色大片免费看_性爱视频无码免费看_在线观看免费国产成人91
                     
         

        版權所有@ 南京大地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 址:南京市鼓樓區華僑路56號大地建設大廈
        電 話:025-83312041(總機) 025-85393665(預制構件、新型建材業務咨詢) 傳 真:025-83318660
        蘇ICP備110335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