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老住區是指充分考慮老年人生活需要、軟硬件配套完善、能夠滿足老年人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需求的住宅小區(社區)。適老住區建設在全國尚無先例,日前,江蘇省率先印發《關于開展適宜養老住區建設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積極探索“居住宜老、設施為老、活動便老、服務助老、和諧敬老”的社區建設方法,為廣大老年人提供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和實用便捷的養老服務,為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建設經濟強、百姓福、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作出貢獻。
▲動因·現狀
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8億,占總人口的13.26%。江蘇于1986年進入老年社會,比全國平均早了13年。截至2014年底,江蘇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579.23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20.57%,比全國高出近5個百分點。
除了與其他省市相同的基數大、增速快、壽齡高、空巢多等特點外,江蘇還具備了人口老齡化處于加速期、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不斷增多、老齡化區域和城鄉差異更加顯著、兩代老年人家庭越來越多等特點。
2014年,江蘇老年人口比2013年增加了84.44萬人,老齡化比重增加了0.92個百分點,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年。到目前為止,江蘇約有失能半失能老人300萬,約占老年人口的19%。此外,南通、蘇州、無錫等市人口老齡化程度已經達到24%。南通老年人口占戶籍人口比例26.52%,達到常住人口比例的27%,相當于發達國家老齡化水平,是未來20年以后的全國老齡化水平。蘇北農村地區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雖然戶籍人口老齡化比例相對蘇南較低,但空巢老人甚至空巢村現象嚴重。在老年人結構中,全省共有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241.89萬人,占老年人口的15.31%,其中大多數是兩代老年人家庭,低齡老人肩負照顧高齡父母和第三代的重任,中青年人要照顧兩代老人和子女。
形勢嚴峻,養老事業如何健康長足發展?
據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房產處副處長汪先良介紹,截至2013年底,江蘇已建成各類養老服務機構2338家,共有各類養老床位42.8萬張,占老年人口的2.86%。同時,江蘇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全省共建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5535個,農村老年關愛之家536個,城市社區小型托老所264個。同時,已建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73個,月均服務26.4萬老人。
“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江蘇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多種模式也不斷涌現,各地相繼探索出了機構運作、虛擬養老、集中居住、應急服務以及志愿者服務等多種模式,有效地滿足了我省社區、居家養老不同服務需求,提升了社區和居家養老質量!蓖粝攘颊f。
▲訴求·方向
據測算,江蘇省將有97%的老年人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模式,而目前的住區養老硬件設施、規劃設計及相關配套服務等還遠不能滿足全省日益增長的居家養老需求。因此,加強規劃設計、不斷完善住區居家養老配套服務設施、積極推進適宜養老住區建設和既有住區適老化改造、提升居家養老質量,是江蘇現階段應對老齡化社會發展、構建具有江蘇特色養老服務體系的難點和重點。
2014年,江蘇就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完善養老服務體系下發實施意見,率先提出,各地在制訂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時,必須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標準分區分級規劃設置養老服務設施。同時還明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應納入城鄉社區配套用房建設范圍,新建住宅小區按每百戶15~20平方米的標準調劑解決。此外,鼓勵城鄉社區把布局調整后的公共資源改造成或建設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城鄉規劃確定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用地,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用途。
近日,江蘇又在全國率先印發《關于開展適宜養老住區建設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確要圍繞居住宜老,完善相關標準;圍繞設施為老,加強配套建設;圍繞活動便老,強化條件保障;圍繞服務助老,鼓勵各方參與;圍繞和諧敬老,營造良好氛圍。根據通知要求,從2016年起,江蘇每個省轄市每年至少啟動1個新建適老住區和1個既有住區適老化改造試點項目,用3年~5年時間,在全國率先建成一批示范效果明顯、群眾滿意度高的適老住區,建立軟硬件并舉、合理高效的適老住區建設聯動推進機制,形成比較完善的適老住區建設標準體系,通過適老住區建設試點示范,探索建立適應人口結構變化的城市空間更新模式。
▲探索·展望
適老住區是未來我國社會比較量大面廣的養老剛性需求,此前,江蘇也有部分地區陸續展開了適老住區的建設工作。
江蘇省內首家養老綜合體——九如城日前在宜興開業。這個總投資38億元的項目,通過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康復護理中心、醫療體驗中心、研究培訓中心等聯合運行機構,在生活、醫療、娛樂等方面滿足老人健康養生的需求。
據項目投資方負責人王學東介紹,項目距離市中心10分鐘車程,占地800多畝,可容納2500人同時居住。值得一提的是,項目倡導“全齡養老社區”理念。根據老年人健康、亞健康、不健康三種類型,九如城被劃分成獨立生活區、協助生活區、專業護理區、臨終關懷區和老年癡呆照顧區。老人可以選擇這里的適老住宅(相當于商品房)、頤養公寓(可以短期、中期或者長期租住)以及養護院居住。
此外,九如城打破了居家、社區和機構的界限,在一座“城”中融合了所有養老元素,并引進國外綜合體模式。比如擁有自己的農場和食品基地,引進了中央廚房系統,城內覆蓋食療、運動、興趣愛好等場所,各種功能一應俱全。
除宜興的九如城初具規模外,規劃總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的常州九洲金東方居家養老住區二期也將完工。金東方頤養中心于2011年8月成立,是集專業性、公益性、非營利性為一體的高端養老機構。該中心將建設1680套老年住宅以及近7萬平方米的醫療護理中心、文化體育中心、商業服務中心、生活服務中心。項目定位為中、高端老年公寓,目標消費群體為本人或者子女為中、高收入的人群,以常州區域為核心,輻射長三角區域。其中的住宅產品包括親水別墅、皇家四合院、臨水花園洋房及濱湖景觀公寓。社區中央的人工湖、中式園林公園、濱湖中心會所組成中心公園,地塊東北角布置了商業服務中心及醫療護理中心,與地塊內的老年公寓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區。社區注重營造生態、自然、舒適、安全的社區開放空間,營造適合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特點的居住環境。老年公寓將全部實行會員制運作,不銷售房屋產權,只銷售使用權。
轉自《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