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智慧社區如何建設,采取何種運營模式……一直是智慧社區建設企業、行業專家關注的焦點問題。為加快智慧社區核心應用項目的落地工作、探尋智慧社區的長效發展路徑,近日,全國智能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智標委)在京舉辦智慧社區核心應用和運營模式研討會。
與會專家、企業代表等分別從技術層面、信息化產業結構、標準編制等方面闡述智慧社區的建設之路。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玉從我國信息化的現實問題出發,對信息系統產業結構進行了分析。他指出,從信息應用系統為綱向信息基礎設施為綱轉化已經成為我國的現實問題,必須適時進行這種轉變。鑒于信息基礎設施是開展各項信息化工作的基礎,而城市地下管廊是城市的最底層基礎設施。目前,國家高度重視地下管廊的智能管理問題并正在組織相關試點,建議住建部借鑒智慧社區相關標準草案,組織制訂城市地下管廊智能管理系統設計規范。
京東智能云總監鄧正平以《京東智能業務介紹》為題,詳細闡述了京東智能業務系統架構,強調了標準和安全在智能業務系統中的重要作用。鄧正平表示,智能家居系統建設應建立統一的技術標準體系,而全國智標委作為智能家居標準歸口管理部門,應牽頭制訂相關的技術標準,保障相關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打破企業間的技術壁壘,使用戶能夠實現“一點接入,全網互通”;而安全是應用的核心保障,也關系廣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希望全國智標委建立統一的安全體系,保障智能家居系統的安全性。
住建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全國智標委秘書長王毅在會上表示,智標委將以標準化工作支撐智慧城市、智慧社區建設,圍繞“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標準為中心,以試點推動、項目顧問咨詢為基本點),進一步支撐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的智慧城市建設。
(轉《自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