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筑全覆蓋的法治化揚塵污染管控體系
“后青奧”時期,揚塵污染防控依然是我市環境治理工作的重點。日前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治理提升環境質量若干措施的實施細則》明確,我市揚塵治理將實行“兩級政府、三級平臺、四級網格、條塊結合、屬地負責”的管理體系,各區(園區)、各部門落實屬地化為主的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構筑全覆蓋的法治化管理體系,全面提升監管效能。按照要求,全市大部分工地都將安裝監控,對道路清掃也有了嚴格的控塵規定。
工地:安裝“電子眼”,數據傳輸到環保、城管平臺
在建工地揚塵污染,如何保證24小時監管?“電子眼”可以解決人員監管漏洞的問題!秾嵤┘殑t》提出,下一步,我市對于在建工地的揚塵管控,除了已有的“九個百分百”等控塵措施外,還將增加工地在線監控的覆蓋率。
按規定,單體建筑面積達1000平方米及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及工業廠房;樁基礎工程;基坑支護工程;土方開挖工程;建筑垃圾外運量超過2萬立方米的拆遷工程和市政工程(含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都必須安裝遠程視頻監控,并確保視頻信號實時傳輸至城管、環保、工程監管部門平臺。
對拆遷工地控塵,也將全程嚴管——拆除時要持續噴淋濕法作業;拆除后15天內復建的要覆蓋或綠化;拆除完成的儲備用地要進行地面硬化,圍擋完整并及時更換,不能破舊、影響市容;儲備用地禁止作為渣土堆放場地、臨時設施搭設場地、物料倉庫場地;作為臨時停車場時要在進出口設置沖洗設施。
渣土車:運完渣土,工地門前道路要沖洗500米
渣土車、混凝土攪拌車、砂石車等工程車,是道路揚塵管控的重點對象,《實施細則》對工程車輛明確了更嚴格的管理手段。
對于渣土車,除繼續嚴格落實百分百沖洗、百分百密閉措施外,還將進行嚴格的審驗制度,渣土車出工地要嚴格登記車輛信息、檢查沖洗和密閉情況,禁止超高超載。對處于土方施工階段需要渣土外運的工地,渣土運輸公司要負責每天早上渣土運輸完成后,對工地出口附近500米的道路進行沖洗。城管部門將加大對黑渣土車的查處,禁止沒有資質的黑渣土公司在本市運渣土。
對所有工程車輛,交管、城管、環保、園林等部門將加大道路執法力度,加大不密閉、拋灑滴漏現場的查處,工程車輛出現違規,將追究所屬區(園區)和監管部門的責任。
道路:路面積塵、不見本色,養護單位要扣分
道路怎樣才算清掃干凈,《實施細則》給了“標準答案”——主次干道按規定沖洗、灑水,做到“道路無積塵、車輛行駛無揚塵、路面見本色”。
道路該怎么掃,《實施細則》同樣進行了細致規定:所有道路機械化清掃保潔作業車輛必須安裝GPS,實行數字化監管;嚴格落實機械化作業規定,按照規定的任務路段、作業時段、作業流程、作業頻次進行作業,不得缺掃、漏掃;到年底,江南六區機掃率達80%以上,其他區機掃率達60%以上;至2015年底,江南六區機掃率達85%以上,其他區機掃率達70%以上;加大巡回保潔力度,確保垃圾滯留時間不超過15分鐘,路面無漂浮物。
此外,我市對道路清掃還制定了詳細的考核辦法,對各區(園區)進行嚴格的考核。比如,路面有積灰1平方米以下的扣1分,1平方米以上的扣2分;高架橋、快速通道、快車道有陳舊性積灰,10米以內扣2分,10米以上扣4分;經常污染道路未適當增加清洗頻次,達不到“路面見本色”的作業要求將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