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江風光帶鼓樓段成市民休閑新熱點
搬遷企業、遷移生產型碼頭、拆除違建、清除無證漁船……原本逼仄、破亂不堪的中山碼頭至長江大橋段,現在賞心閱目的江景一覽無余;架設新橋、整理岸線……從長江大橋一路徜徉至北河口水廠已是毫無“羈絆”。濱江風光帶鼓樓段近日成了很多市民的休閑新熱點。
“每天早晨和傍晚都有很多人在這里散步、慢跑、看江景,這是過去從未有過的!奔易〗吢犯浇腻X大爺說。
綠道、游園、古建筑,八大景觀特色各異
綠樹掩映中,紅色的瀝青步道從北河口水廠一直延伸至中山碼頭。步道兩側,是大片養眼的綠色草坪,或見休憩的廊亭,或見玩樂的小游園。江岸邊,楊柳迎風舒展,新栽的香樟、櫸樹抽出的新芽在陽光下綠得發亮;供人依附遠眺的不銹鋼欄桿、玻璃擋板、褐色與白色相間的落地路燈……彰顯著大氣與時尚范兒。
沿著中山碼頭再一路向東,精心打造的傘膜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底層商業上方,如同三片白云懸浮于長江江畔;慢行步道下方,五顏六色的沙帶如同彩虹劃過……鼓樓濱江試驗段由夢幻平臺、歡樂舞臺、時空站臺、生態江灘精心打造而成。候船廳、海軍醫院舊址、鐵路棧橋,無一例外都是仿古青磚外墻、紅色柱子、混凝土羅馬柱……這一個個有故事的“老建筑”在濱江風光帶建設中得以完整保存。
記者看到,歷經兩年建設,濱江風光帶長江大橋段至北河口水廠段已經基本完工,寶船攬勝、渡江追憶、世茂觀江、工業遺存、戲水觀豚、海醫舊址、輪渡新貌、南北飛塹等8個特色景觀都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有現代味更要有歷史味,風光帶為“老古董”繞路
8月5日,上午9點,氣溫已躥升至30℃以上,烈日下站1分鐘便會大汗淋漓,但這并沒有阻止鐵路老工人于民憲到鐵路輪渡棧橋舊址看一看的腳步!霸陂L江大橋通車之前,如果從市區乘坐火車去北京方向,火車會被拆分成幾節,從這里坐著輪渡到對岸。當時這里繁華得很,大橋通車后就越來越寂寞了!庇诿駪椪f,自己怎么也沒想到,這一停運幾十年的“老古董”在這場大建設中會得以保存,并且還“翻了新”。
在濱江風光帶建設中,這樣的老古董多得很。
沿著鐵路輪渡棧橋舊址一路向西,便可見海軍醫院舊址、候船廳、南京中山碼頭、南京潮水位站等均“修舊如舊”。據悉,為完整無缺地留下這些老古董,濱江風光帶建設指揮部數易方案。
按照規劃,江邊路是一條濱江的快速通道,但在海軍醫院舊址門前,這條快速通道顯得有點“別扭”——繞了一個大彎。原來,“L”形海軍醫院舊址與濱江風光帶的規劃相沖突,“要想江邊路筆直向前,海軍醫院舊址的兩幢建筑就得拆掉,這顯然不行!惫臉菫I江指揮部一負責人告訴記者,濱江風光帶這一節點的規劃就此“推翻”,請來了文保專家、規劃專家、道路建設專家幾易其稿,最終確定,江邊路繞著海軍醫院舊址前行。記者看到,這一改,不僅老建筑保留了下來,門前20多棵栽植于上世紀60年代的參天法桐也得以完整保留。
見江親水,老下關人“點贊”連稱“沒想到”
“沒想到老下關能變成這樣!边@是兩年前從商埠街搬離的賈成英老人日前回到這里時說的第一句話。
賈成英是地地道道的老下關人,在這里長大、結婚生子,又在這里抱了孫子。最艱苦的日子是三代擠在40平方米的平房里,“拎著馬桶找廁所,躺在床上聽火車……那時左右鄰居都是這樣,苦得都麻木了!辟Z成英說。
依江而起的老下關是舊時南京的水上交通要道和鐵路運輸要道,也因此,這里人口眾多,商業環境繁雜。曾幾何時,優勢成了劣勢,“臟、亂、差”是過去N年這里喊得最響的形容詞。
“20米的鐵軌兩側能拆出40多個違建!惫臉菫I江指揮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濱江風光帶的建設讓這里迎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搬遷、拆違。據統計,截至目前,共搬遷沿線15座生產型碼頭,清除33艘無證漁船,搬遷17家各類企業和市場,拆除各類房屋近8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