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將在全國范圍內挑選100個左右的城市,建立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據悉,發改委將在2015年之前結束這項工作,公布入選的100個循環經濟城市。
nLw中國BIM門戶 - ChinaBIM.com
9月12日,北京市社科院城市問題研究所副所長葉立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之前的城市發展,大多注重消費環節,對于消費之后的資源回收利用問題沒有太多重視,但現在的城市發展,循環利用以及生態環保的理念已經形成共識。
兩年內確定入選城市
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設想,在2015年之前,將要在全國范圍內選出100個左右城市開展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創建活動。
國家發改委能源中心研究員姜克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際上發改委內部有多個部門都在進行循環經濟試點城市的工作,之前已經出臺過一些規劃,對于循環經濟這一部分的發展并不是很突然”。
發改委要求,入選城市的資源產出水平提高幅度必須超出全國平均水平,節能減排的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優于上級政府分解指標。
但這僅僅是最基本的,發改委還規定了更加嚴格細致的條件。比如,正式出臺了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實施方案、行動計劃或年度推進計劃,有明確的發展循環經濟組織協調機構或機制;循環經濟產業鏈條清晰,培育形成了循環經濟產業或產業集聚區。
由于進入2013年之后,我國的節能減排形勢日益嚴峻,所以發改委特別針對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強調了一個額外的指標:“十一五”期間的資源利用水平明顯提高,超額完成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十二五”以來單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均完成年度和進度目標任務。除此外,還要近3年未發生過重大環境污染事件。
姜克雋表示,循環經濟示范城市跟生態環境發展應該是相互配合的,如果要成為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就必須在各方面環境指標上完成規定的任務,甚至還要超前,畢竟這是發展循環經濟最低的要求。
評選從嚴確保示范效果
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的背后意味著更多的中央支持。發改委已經明確表態,在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確定之后,將在資金和金融政策方面給予一定的傾斜。
未來成為循環經濟示范的城市,在城市建設方面如果其內容符合中央預算內投資或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條件,在同等條件下給予優先考慮。不僅如此,這些城市還將得到各種金融優惠政策,諸如鼓勵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結合實際為示范創建地區制定系統性融資方案,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循環經濟領域等。
如此豐厚的條件肯定會引來不少城市的追逐。對此,姜克雋表示,應該適當地提高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的評選標準。
姜克雋透露,從目前節能減排等指標上看,全國各個地方的城市基本上都完成了任務,在例行檢查中都已經達標,但只有100個名額,所以需要采用更加嚴格的方式來評選。
不過,姜克雋所擔心的是在節能減排指標上地方和國家能耗數據不銜接的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今年發改委總結2013年上半年節能減排形勢的時候,相關負責人就已經透露出中央數據與地方數據不吻合的信息。
中央和地方矛盾的數據成為專家顧慮的原因。
其實,在“十二五”前兩年,全國單位GDP能耗累計降低5.5%,僅完成 “十二五”節能目標進度的32.7%,落后“十二五”進度要求7.3個百分點。但從地方數據來看,各地區加權平均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7.7%,比全國高2.2個百分點,已完成“十二五”進度的46.0%。
此外,葉立梅表示,在循環經濟城市的發展中,必須格外注意處理好各個不同城市群體之間的利益問題。她說,“在循環經濟發展中不同群體資源使用方面的格局需要重新構建,必須要有一個具有足夠說服力的框架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