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長豐大道開工,平均每公里投資超過7億元,貴過地鐵,成為武漢市投資最貴的道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時隔20多天,昨日啟動的墨水湖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就刷新了這一紀錄。
據了解,墨水湖北路全長只有兩公里多一點,但是改造總投資卻達到19.9億元,平均每公里造價達到8.68億元,比平均每公里造價7億元的地鐵高出一個多億,一舉成為武漢市投資最貴的道路。
相關方面解釋,造成投資高昂的主要原因還是征地拆遷費用太大。據了解,該工程的征地拆遷費用達到7億元,約占工程總投資的35%。而道路建設與設備安裝的費用只有9億元,約占總投資的45%。
據了解,同類工程的投資,在沒有征地拆遷的情況下,目前平均每公里的投資是4億元左右,例如今年5月開工的東風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全長14.6公里,總投資約58億元,平均每公里投資約4億元。
記者手記
看長遠 少浪費
據了解,墨水湖北路目前為雙向4車道的地面道路,本次改造要將其拓寬成上面是高架、下面是輔道的雙向6車道道路。但是目前墨水湖北路兩側密密麻麻全是房子,已沒有空間可供拓寬。除了拆遷,別無選擇。7億元的征地拆遷費不可避免。
然而,回頭看看,這7億元的拆遷費其實花得很冤枉,是完全可以通過規劃避免的。十年前修建墨水湖北路的時候,道路兩側全是菜地,如果當年規劃部門把墨水湖北路按照雙向6車道規劃,那么今天進行改造的時候,就不會出現無地可用的尷尬,這7億元的征地拆遷費自然也就不會產生。
武漢正處于高峰建設時期,地鐵、道路、橋梁齊頭并進。規劃部門應該長“千里眼”,將那些可能出現的浪費,消滅在圖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