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城市在改造過程中屢屢出現“大拆大建”之舉,個別地方一些不到10年的建筑甚至是質量很好的公共建筑都在拆,難免招來“浪費公共資源”的質疑。此次《方案》專門規定,對符合城市規劃和工程建設標準、在正常使用壽命期內的建筑,除基本的公共利益需要外,不得隨意拆除。
至于大型公共建筑的拆除,《方案》要求,有關部門要按照有關程序提前向社會公示并征求意見,接受社會監督。對違規拆除行為,要依法依規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對拆除性工程要編制拆除計劃,禁止隨意拆除。
新建住房2015年起一律“全裝修”
開發商交房之前特地安好了門窗、刷好了白灰,業主接手后卻趕緊把門窗換了、把墻刷了。裝修造成的人工和建材成本的浪費,比比皆是。對此,《方案》特別提出,2015年,本市新建保障性住房基本采用產業化方式建造,新建住宅要基本實現全裝修,產業化住宅不少于1500萬平方米。
建設部在2002年出臺的商品住宅裝修一次到位實施細則中明確提出過全裝修的概念:即房屋交鑰匙前,所有功能空間的固定面全部鋪裝或粉刷完畢,廚房與衛生間的基本設備全部安裝完成。據有關部門測算,如果由開發商統一組織裝修,比戶主自己裝修至少要節省20%的費用。
公建用電將限額 超出部分要“受罰”
公共建筑的電耗、熱耗等能耗一直居高不下。市政府曾下達“十二五”公共建筑單位面積電耗下降10%的約束性指標!斗桨浮访鞔_提出,從明年開始,本市要試行公共建筑電耗限額管理并逐步擴展到綜合能耗限額管理,對超限額用能的公共建筑試行級差電價或懲罰性電價。
《方案》規定,對新建、改建、擴建的大型公共建筑,有關部門要進行能源利用效率測評和標識,避免造成能源浪費。同時要繼續完善國家機關辦公建筑等公共機構和大型公共建筑用電分項計量及監測平臺的功能,擴大覆蓋范圍,并納入全口徑統計。
新城建設要“職住平衡” 減少交通潮汐
為避免由于產業配套、服務配套不到位,造成一些地方成為“睡城”的現象,《方案》要求,在新城建設、重要功能區建設、舊城功能疏解和棚戶區改造中,要堅持集約緊湊式空間發展模式,實施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在城市總體規劃階段合理考慮各區域產業規劃布局,努力實現職住平衡,減少交通潮汐現象,降低社會綜合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