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國的鋼產量已經達到了7.16億噸,產值超過3萬億元,只要把其中的超級鋼比例提高1%,其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增量就會超過數十億元。
自重更輕而硬度更高,似乎是人們一直不懈追求的方向,針對這種需求,碳纖維和超級鋼的開發應用已經成為國際上新材料領域和鋼鐵領域令人矚目的研究熱點。
既輕又堅固的新材料,似乎從未如此像今天這樣近距離的走進過我們的生活。
以細晶粒、高強度、低成本、環境友好為特征的超級鋼,自本世紀初在寶鋼、鞍鋼、本鋼等實現工業生產之后,在鋼鐵企業掀起一陣陣超級鋼旋風,各廠競相開發超級鋼板帶材、棒線材等產品,超級鋼產量由最初的幾千噸試制品迅速飆升到數千萬噸。超級鋼的技術思路已經深入人心。目前,已由企業個別行動升級為行業規范和國家標準。
2015年我國高強度鋼筋產量比例將達到80%
據東北大學劉相華教授表示,美國、日本、韓國、歐洲等國外的超級鋼開發項目,雖然做了大量實驗室研究和理論研究,但尚未見工業應用報道。我國在超級鋼開發和應用這一輪國際競爭中走到了前面。超級鋼產品已應用于汽車、建筑等各個行業,實現了產業化目標,在鋼鐵產品節能減排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近年來建設部把III級鋼筋作為主力鋼筋的產業政策出臺,細晶粒超級鋼棒線材的產量近幾年大幅度增長,用400—500MPa的鋼筋取代普通的200—300MPa級鋼筋的過程進展迅速,預計到2015年,我國高強度鋼筋產量比例將達到80%。其中三分之一按照超級鋼的思路組織生產,其產量將超過3000萬噸。在經濟高速發展大背景下,建筑業的繁榮為超級鋼棒線材提供廣闊的市場,低成本、高強度的超級鋼棒線材也將為建筑業提供有力的支撐。
超級鋼在其他行業中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過去依靠添加微合金元素來改善性能的船板鋼、橋梁鋼、容器板等,均可通過細化晶粒來提高強度,改善韌性,提高使用性能。借助于開發超級鋼的思路來節省微合金元素,降低成本,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已經成為鋼鐵生產者的自覺行動。
超級鋼開發成功,已經對我國鋼材品種更新換代產生重要影響,具備超級鋼特征的低成本、高性能、細晶粒新一代鋼種系列,已經開始逐漸取代陳舊的鋼號標準,超級鋼作為里程碑式的標志,載入了我國鋼鐵產品開發的史冊。
武鋼高強鋼筋
在鋼材市場行情整體勢弱的大背景下,武鋼正在享受高科技帶來的甜蜜。從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獲悉,由其研發生產的高強鋼筋HRB400,在武漢某超高層建筑中使用量超過1萬噸,占工程所需鋼材的90%以上。
據介紹,武鋼是國內獨家成功研究采用200×200mm2的連鑄大方坯做坯料、一火開坯成材生產HRB400熱軋帶肋鋼筋的企業,其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實物水平。
武鋼方面透露稱,在目前鋼材市場持續萎靡的情況下,此高強鋼筋依然保持較好的市場份額及前景。自2010年以來,集團旗下的條材總廠已生產上述高科技鋼筋產品45萬余噸,武鋼的這款產品市場報價為4750元每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