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是江蘇省如皋市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推動工業化和城市化、吸納就業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據悉,如皋全市建筑企業達227家,其中特級資質企業2家、一級資質企業22家。2011年,如皋市實現建筑業產值470億元,同比增幅超過30%;完成地稅收入9.3億元,同比增幅達43%,占全市一般預算收入的20%。在全市地稅收入百強企業榜上,建筑企業占據20席,吸納和轉移農村勞動力近20萬人,人均年收入近5萬元,農民從建筑業中獲得的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40%。全市有70家建筑企業積極參與家鄉建設,參建工程389項,簽訂合同額突破100億元。圍繞實現“施工產值突破600億元,境外營業額達2.5億美元;建筑企業本地繳納稅收確保11億元、力爭12億元;新增一級資質企業4家,二級資質企業8家;吸納轉移農村勞動力22萬人”的目標,大力實施結構調整、創新驅動、品牌提升三大戰略,打造全國一流建筑強市。
第一,實施結構調整戰略,在布局調整中擴大市場份額。堅持“大建筑業”發展思路,把多元化、高端化、總部化作為結構調整的主抓手,進一步激發活力,提高市場份額。一是以產業鏈的上下延伸為抓手,優化產業結構。充分發揮建筑業產業關聯度高的優勢,著力向勘察設計、建材、建筑設備租賃和房地產、現代商貿服務業等上下游產業延伸發展,實現“單一兵種”向“混合軍團”的轉變,逐步形成一業為主、多元并進的產業發展格局,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積極引導有條件的企業整合優質資源,向集投資、開發、建設、經營于一體的城市運營商轉變。圍繞國家產業發展方向,適時向現代服務業和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拓展,走集團化發展道路。二是以多層次企業布局為目標,優化企業結構。積極扶持高等級資質企業和專業企業的多元化發展,鼓勵有實力的建筑企業以產權為紐帶進行規;l展,積極推動經營特色明顯、科技含量較高、市場前景廣闊的企業精細化發展,在全市形成總承包、專業承包、勞務分包比例協調、分工合作和優勢互補的企業布局,形成年產值超百億元企業2家、超20億元企業4家、超10億元企業10家、超億元企業40家的建筑企業競相發展新局面。三是以總部經濟集聚化為重點,優化市場結構。鼓勵建筑企業在大力開拓新興外埠市場的同時,實施“引鳳還巢”戰略,積極引導建筑企業調整市場結構,加快發展建筑業總部經濟。引導建筑企業樹立注冊在皋城,奮斗在全球,回報在家鄉的意識,加快建立本地市場總部經濟大樓,形成集指揮、設計、監理等服務于一體的總部經濟集聚區,促進資金回流、能人回鄉、項目回遷、稅收回流。推動全市建筑企業發揮園林建筑、如派盆景等特色優勢,堅持走園藝、建筑、文化創意產業一體化發展道路,形成如皋建筑業的獨特競爭優勢。發揮回鄉企業資本實力雄厚、對外聯系廣泛等優勢,參與全市交通城建開發、新農村建設、政府重大投資工程和社會公益事業建設,全力服務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和基本現代化建設。
第二,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在轉型升級中爭創發展優勢。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建筑業轉型升級中的先導性作用,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以人才為支撐、以科技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一要不斷提高建筑業的科技含量。積極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加強與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推動建立企業研發中心或技術創新中心,努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工藝、新方法。加大對港口、碼頭、橋梁、地鐵等新興建筑領域的技術攻關力度,爭取在重大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增加企業核心技術儲備。積極參與工程建設的國家或行業標準編寫,大力推廣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加快形成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二要全力打造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牢固樹立人才強企、人才興業的發展觀念,抓好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等重要環節,大力構建人才高地。以職業化為要求,建設素質全面、勇于創新的企業家隊伍;以知識化為要求,建設學術領先、業務精通的高級人才隊伍和建造師隊伍;以技能化為要求,建設技術精湛、吃苦耐勞的技術工人隊伍,推動建筑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三要加快建立現代化管理模式。創新管理體制,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方式,建立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創新管理手段,運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建筑業生產方式,以信息化促進管理現代化,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創新管理方式,加快完善企業本部、區域性總部和項目部三級組織架構,全面提升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第三,實施品牌戰略,在誠信建設中提高效益水平。品牌不僅是形象,更是市場競爭力。建筑企業要特別注重創建資信品牌、質量品牌、安全品牌,不斷提升全行業誠信形象。一要增強資本運作能力強品牌。積極開展銀企合作,提高企業資金信貸等級和建筑業企業授信額度;骨干企業要通過相互參股、相互擔保等形式解決融資難題;探索成立由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專業擔保公司,著力解決中小施工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加快六建、江中等總承包公司的上市步伐,增強龍頭企業融資能力,推動元辰、金萊雅、新空間等專業承包公司與國內外大集團的專業資源整合,“借船出!,實現資質和資本運作的互惠共贏。二要打造精品工程樹品牌。牢固樹立質量品牌意識,全面落實工程質量責任制,加強對重點工程的過程控制和質量監管,打造一批魯班獎工程、國優工程;繼續發揚如皋建筑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打硬仗”的作風,不斷擦亮如皋“建筑鐵軍”品牌。三要加強內部管理保品牌。以建立健全質量安全保證體系為抓手,認真落實好建設、施工、監理等市場主體的安全生產責任。切實改進對施工企業安全事故責任的追究方式,建立和推行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增強建筑業風險防范和化解能力。全力維護建筑企業員工尤其是廣大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的勞資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