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建筑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表示,大規模推進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的時機已經成熟,需多措并舉推動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發展。
仇保興說:“近年來,我國綠色建筑發展迅速,對于發展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的社會共識已經形成。如果維持每年新增綠色建筑項目300個,‘十二五’期間將節能25.5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229.8萬噸。此外,標準體系的逐步建立,太陽能光伏、LED價格的逐步下降都為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仇保興介紹,推動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發展,首先要提高新建建筑的綠色建筑比例。要加強規劃管理,提供優惠政策,同時依托生態城建設強制實施綠色建筑,要求新建生態城區80%的新建建筑應為綠色建筑。其次,要推動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我國2011年開始啟動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示范,首批城市(深圳、重慶、天津)改造面積將超過1200萬平方米。目標是到2015年,重點城市公共建筑單位面積能耗下降20%以上。
仇保興表示,要推動保障房建設率先執行節能和綠色建筑標準。目前,深圳、廈門等地已率先提出新建保障房全部為綠色建筑的目標。2014年起,所有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建設的保障房將實施綠色建筑標準。
仇保興說:“綠色小城鎮計劃也是重要舉措。綠色重點小城鎮試點示范重點支持城鎮污水管網建設、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此外,要加快北方地區供熱計量改造,加強綠色建筑新技術產品的研發推廣。從長遠看來,中國的能源非常短缺,把秦嶺——淮河作為集中供熱的分界線,比較符合中國的國情!
“盲目地要把北方‘到處暖洋洋’的集中供熱騰到南方去,把南方本來一家一戶可以調節的供暖系統搞成‘吃大鍋飯’、人們不能調節的模式,我認為是完全錯誤的!彼f。
仇保興分析,一些地方通過采取蓄能式電供暖的方式,用電低谷期把電儲存起來變成熱能,在需要的時候釋放熱能,可以降低成本。盲目地把北方的供熱體系送到秦嶺——淮河以南和西藏,對我們的能源消耗是巨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