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安徽省城鎮住房保障“十二五”規劃》中便明確指出,“十二五”期間,全省需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173.55萬套。小編在5月4日了解到,截止4月底,全省今年新增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已達到16.6萬套,可以預見,接下來保障房將大量入市。相比商品房市場的低迷,保障房對于如今死氣沉沉的合肥家居市場來說,無疑是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小編還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了解到的,未來五年,我國計劃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萬套。對于家居行業來說,這千萬房源無疑是一塊巨型的市場“金礦”。這塊“金礦”到底有多大呢?小編算了一筆賬,每套保障房平均以2萬元的家裝費來算,3600萬套即意味著在未來數年里,家居市場會有七千多億的市場潛力。單以安徽目前已經建設完成的16.6萬套來說,也會有30多億的市場價值。
但通過針對業內人士采訪發現,盡管安徽保障性住房市場總量很大,但總體來說還是微利市場,但對于合肥家裝企業來說,想進入保障房裝修市場,對企業實力和資歷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就算能承接到保障房項目,往往利潤也被壓得非常低了。
保障房裝修也被家裝企業視為今年的市場重點。但是要真正進入這部分市場,合肥家裝企業紛紛表示“有難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裝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對于合肥主流家裝企業來說,現有的價格體系還很難完全符合保障房業主的心理價位。
如果要降低現有的裝修價格,則必須對產品、模式以及成本結構進行調整,這對于任何一家家裝企業來說都不敢輕易嘗試。因此,眼下合肥有的家裝公司嘗試以“團裝”的方式進入保障房裝修市場,降低裝修價格,以薄利多銷的方式開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