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
劉德科主持
杭州日報房產工作室副主任,首席記者
房產稅試點改革
是不錯的替代政策
阿利斯泰爾·桑頓(Alistair Santon,智庫資源公司IHS集團經濟學家,日前他接受了《國際金融報》采訪):中國政府過去兩年的房地產調控,無論是對于房價還是房地產投資都起到了很好的遏制作用。從短期來看,近年來為解決這些問題推出的一系列調控政策的確取得了一定成效;從長遠看,中國政府對房地產的調控最終需過渡到由市場規律來調節。遏制房地產投機長期有效的手段就是盡可能地拓寬一般公眾的投資渠道。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途徑只能是采取更積極的金融市場改革,其中包括放開利率調控、促進個貸市場和債券市場的發展以及引入更高的房產稅率,更重要的則是要保證給地方政府一個可持續的收入來源。就市場化調節的具體操作層面來說,房產稅試點改革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嘗試。由于處于試點期,房產稅目前的現狀是征收的比率非常小,起不到很大的調控作用,征收的對象也主要是針對新增量,中國政府有必要加大征收力度。
中國是時候征房產稅了
英國《經濟學家》周刊(不久前發表了題為《是時候征房產稅了》的文章):中國的經濟規模是如此之巨,以至于人們容易忘記該國的房地產市場仍處于發育階段。20年前,大多數城市人還指望國家分房。從那時起,中國出現建房熱潮,對擁有住房的狂熱也牢牢控制中國人的心理。但現在房地產市場出現巨大波動,很多大城市的房價開始下滑。對地方政府來說,發展成熟的房產稅將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而且這類稅還能使地方政府獲得一部分它們自己創造出的價值:隨著政府投資本地設施,房價會上升,這樣它們就能獲得更多的稅。房產稅還能緩和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巨幅波動。征收房產稅會使購買和保留第二套或者第三套住房的成本增加,迫使一些房主出售或者出租空置的房屋。
中國居民的房產財富比率
高于美國峰值
尼克勒斯·羅迪(Nicholas Lardy,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分析師,他作為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成員訪問北京時表示):盡管不少人并不認為中國房地產會出現大幅度調整,但如果中國房地產市場大幅滑坡,將導致一段時期內經濟增速減緩,這段時期并非是幾個季度,而是好幾年。人們可能會想到出售房產轉戰股市。這有可能會導致房地產行業螺旋式下降,進而殃及建筑、家電、鋼鐵、水泥、玻璃及其他依賴于房地產的行業。中國居民在房地產中所投入財富的比率要高于美國2005年時達到的峰值。
房租持續上升
導致更多人選擇購房
馬克·贊迪(Mark Zandi,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近日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美國房地產市場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拐點將在明年出現。美國房地產市場已接近底部,隨著房價下降和房租上漲,更多人將重返購房市場。雖然問題貸款仍將是房地產市場復蘇的最大障礙,但這一問題正隨著政府一系列措施的出臺而加速解決。他認為,2013年止贖房屋的銷售數量將下降,之后房價將開始回升,屆時美國經濟有望迎來更強勁增長。
美國樓市政策刺激舉措
不宜立即中斷
保羅·克魯格曼(Paul R. Krugman,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不久前他在《紐約時報》專欄文章中指出):在過去六年中,由于美國房地產市場處于泡沫破裂后的調整時期,新建的房屋數量很少,很多美國年輕人由于無力購買新房,只能選擇和父母同住,美國經濟要走上具有可持續性的復蘇軌道,離不開房地產市場的復蘇,相關的政策刺激舉措不宜在當前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