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京SOHO

美全22世紀
望京SOHO外觀被抄事件引發的戰火從網絡燒進現實。美全置業和SOHO中國均就此召開發布會。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痛斥抄襲方,稱“建筑物長得一樣比撞衫還煩人”。美全則堅決否認抄襲一說。究竟該不該深究撞衫問題,還是該思考建筑設計的發展。
事件起始
微博點燃戰火
在新浪微博實名認證的SOHO中國CEO張欣發布一條微博稱,“重慶這樓盤,從建筑設計,到官方網站,到廣告宣傳都抄望京SOHO,山寨的這么徹底,少見!
當日,實名認證的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轉發張欣的微博表示,“在上海忙了一天,上微博一看,重慶一家開發商抄襲望京SOHO抄得惟妙惟肖。我們與望京SOHO的設計扎哈事務所協商,為了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為了一個尊重知識產權的環境,我們決定:依法維權,與他們在法庭上見!
美全否認抄襲
美全22世紀發布官方聲明堅決否認抄襲一說。其開發商美全置業副總經理姚玉茂稱,張欣及潘石屹的抄襲指責與事實嚴重不符,“我司拒絕接受,同時保留對指責的追責權利!
聲明還表示,美全22世紀的建筑設計是委托泛華重慶設計公司本土建筑師何昕主設,公司擁有獨立合法的建筑著作權。何昕在發布會上表示,建筑構思的關鍵詞是山、水、重慶,三個關鍵詞互相演繹,形成了一些布局、造型以及細部的機理。何昕強調,“從概念構思一直到施工交付、系統設計服務,我們是有這個能力的,能夠獨立完成這項工作!
老潘公開怒斥
針對美全的公開否認,昨天下午,潘石屹在發布會上表示,“抄襲還這么理直氣壯,我們感到很氣憤!崩吓朔Q,望京SOHO是顛覆建筑設計理念的作品,每一層都不同,因此要高調反抄襲。
潘石屹強調,SOHO中國并不是借此來炒作望京SOHO,“截至目前,望京SOHO的銷售額是68.8億元,項目得到了社會的認可,沒必要借此來炒作!迸耸龠表示,無論是否打這場官司、能否打贏都不影響項目的銷售,“產品是最主要的,我們就是要做房地產行業中的蘋果,很多廠家生產電話和電腦,但是蘋果的產品就是不一樣!睋OHO中國律師透露,已向重慶美全發出律師函,要求賠禮道歉。
事件發生5天后,SOHO中國指責重慶美全抄襲望京SOHO又有了最新進展。SOHO中國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此事。潘石屹表示,建筑物長得一樣比撞衫還煩人,望京SOHO是顛覆建筑設計理念的作品,每一層都不同,因此要高調反抄襲。在被問到設計如何外泄時,潘石屹說,接觸到望京SOHO設計稿的人很多,任何—個環節都有泄露的可能。
潘石屹同時表示:“即使不勝訴,也不會影響望京SOHO的銷售。目前該項目銷售已超過60億!
SOHO中國律師則稱SOHO中國已向重慶美全發出律師函,要求賠禮道歉,而且建筑物評判有技術指標,普通人都能看出二者外觀相同。
據悉,SOHO中國指其重慶“美全22世紀”建筑物外觀抄襲SOHO望京B29商業金融項目1號塔樓和2號塔樓。望京SOHO建筑是Zaha設計、望京搜侯建造的地標性建筑。望京SOHO建筑的建筑作品著作權歸Zaha所有。而望京搜侯作為知名地產開發集團SOHO中國有限公司的下屬關聯公司,其開發的望京SOHO項目更是因獨特的外觀設計而在房地產業界享有盛譽,是唯一擁有望京SOHO建筑著作權的使用權人。
SOHO中國昨日亦公開發放律師信指,重慶美全置業屬于嚴重抄襲望京SOHO建筑著作權,要求美全停止侵權,停止宣傳或展示美全22世紀建筑外觀效果或示意圖,改變項目建筑外觀設計,并賠禮道歉。
重慶美全22世紀與北京望京SOHO是否抄襲的口水戰已久。從圍觀真相、探討知識產權保護到質疑炒作,當事雙方寥寥幾字微博就聚焦了幾億國人的廣泛關注;仡^來看,拋開法律、動機的大篇幅探討,這一事件為何能升級為公眾話題?其根源更值得去探究。過于在乎形式而忽略建筑本質的價值取向,建筑文化修養的普遍缺失,或許才造就了我們今天不得已的隨波逐流。
別把建筑撞衫當新聞
“美全22世紀”事件,是個案還是普遍現象?“事實上,我國遍地不乏大量山寨版建筑!敝貞c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副教授陳綱說:“據我所知,建筑外觀設計基本很難得到專利保護!
這一說法得到重慶合縱律師事務所主任肖勇印證。肖勇稱,我國《著作權法》雖有相關規定“建筑享有著作權”,但實際維權并非易事!罢G闆r下,一個獨特的建筑設計僅靠觀察外觀是無法抄襲的。需要圖紙。如果要成功維權,必須提供圖紙泄密的充分證據。但方案設計的正常交流都可能成為泄密的不可控因素!
“其實,換一個角度看,明星會撞衫,建筑立面同樣是建筑的一件外衣,為什么就不能雷同呢?”陳綱反問。
形式主義比形式更可怕
“美全事件不管是‘抄’還是‘炒作’,我認為都是一件好事!标惥V強調,首先它說明開發商向美學習的積極態度!叭绻梃b得好、組合得好,同樣也是能力的體現。但如果只抄到表皮,就會給城市留下敗筆。而這樣的情況往往是多數!
重慶市開發辦主任徐千里認為,更應關注的問題是,對建筑表面形式的太過在意,是中國多數建筑的一個通病。
徐千里說,建筑的核心本質是建筑的空間。每個建筑都要服務于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最適當的建筑形式都是滿足建筑功能基礎上的邏輯生成,并非建筑師拍腦殼想象。
“正如很多西方的建筑設計師對中國乃至亞洲建筑的評價,你們的的建筑做得太復雜,有時候復雜得沒有道理……的確,我們往往走極端,將形式等同于形式主義,這是很可怕的!毙烨Ю镎f。
建筑經典離不開文化土壤
“我們不能簡單去指責一個企業抄襲、媚俗或迎合。他們為什么‘搬’,并非不懂專業,因為市場覺得好,為了贏取市場!弊鳛橐晃粚W者型官員,徐千里談到建筑文化教育的普及很是憂心:“建筑文化應該和文學、音樂、美術一樣被納入藝術學科。我甚至認為,建筑文化比那些藝術門類更加值得普及,因為它與人類生活最為密切!敝挥性谔岣呃习傩照w建筑文化、建筑價值觀的前提下,更多的優秀建筑才能生長并得以推廣,低俗的建筑形式自然也無處遁形。
至于什么是城市好建筑?徐千里認為,風格和形式雖然是他研究的領域,但他卻反對始終把風格、形式掛在嘴上!帮L格不是可以追求的,是經過時間選擇積淀而成;形式是建筑師應該認真追求、自然生長而非人為創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