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中國海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海外)最近在全世界范圍內丟了臉:中標歐洲足球錦標賽公路工程3年沒建成,被波蘭總理點名“炒掉”,將賠付大筆工程保證金,虧損了20多億元人民幣,面臨破產,其總公司中國中鐵不得不注資挽救,真正丟臉又丟錢,傷本又傷心。
雖然老前輩曾勸誡失敗者“兵家成敗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但明眼人都知道,中國海外這次真的是“卷土重來未可知”了。受中國海外所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建筑企業在波蘭恐怕很難獲得發展機會。振翮出海,卻鎩羽而歸,中國海外究竟輸在何處?仔細分析新聞報道,我們可以發現,中國海外輸在沒作好準備。
眾所周知,“走出去”后,企業將面對不同的競爭對手、市場規則、文化背景等,應該“上什么山唱什么歌”,也就是說,一要從內到外地認真改造自己,二要入鄉隨俗。顯然,中國海外出發前沒意識到這個問題,導致其一廂情愿地在“鋼琴之鄉”信心滿滿地吹起了嗩吶;更可悲的是,揮師海外后,中國海外不注意“觀眾”的反應,被“哄臺”后沒及時反思,一意孤行地將嗩吶吹到底。
波蘭是歐盟國之一,其建筑市場發展歷史較長,比較崇尚現代的、精細化管理方式。通過報道可以發現,在組織投標、設計、融資、施工的過程中,中國海外采取的是“中國式”、粗放式管理方式:以低價打入歐洲基礎設施建設市場,意識到成本核算錯誤后仍然如期開工;與波蘭供應商關系不穩定,簽署了對自己不利的供應合同后,被波蘭供應商聯合封殺;隨意雇用無資質的施工隊伍,不懂得監管和備存記錄在西方公共工程項目中的重要性……
顯然,作為具有豐富建設經驗和多項資質的中國海外并非沒有能力建成這項工程,波蘭國道及高速公路總局也不會僅因為價格低便與中國海外簽訂合同,更何況,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公路建設項目。在設計和籌備階段,中國海外實現了既定目標,并展示出了技術上的實力。但在工程開始后,中國海外對波蘭市場了解不足的問題便暴露出來了。他們不知道如何在波蘭組織建設,不注意施工細節,管理技能不強,缺乏財務知識……最糟糕的是,中國海外沒有事先組織好從分包商到供貨商的固定供應網絡,被波蘭建材商聯合封殺,最后虧光了家底,無奈停工。
塵埃落定后,面對波蘭國道及高速公路總局相關負責人長篇累牘的高聲指責,中國海外似乎欲辯已忘言,其總公司中國中鐵和國資委卻再也聽不下去了,紛紛站出來替自己身心受傷的“孩子”辯解。聽到辯釋的聲音,我們在為自己同行鞠一把同情淚的同時,還應保持清醒:從市場的角度看,結果是唯一重要的東西,市場不相信眼淚,更不相信辯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中國海外的經歷雖然慘痛,但用高昂代價換回來教訓值得國內建筑企業吸取。目前,我國建筑企業主要在非洲發展,在歐洲承建工程相對較少,其主要原因是我國建筑企業采取的粗放式甚至是落后的管理方式與歐洲成熟的建筑市場格格不入。欲入其門,必行其道!白叱鋈ァ焙,建筑企業要想在競爭中取勝,必須在生產方式和管理機制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接軌,所謂“師夷長技以制夷”,古之人不余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