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公布第五批歷史建筑,共43處(詳細名單附后)。至此,杭州市歷史建筑數量達到285處。
這次公布的歷史建筑包括傳統民居、別墅、里弄、工業遺產等。其中,杭州大河造船廠建筑群、浙江麻紡廠建筑、杭州市土特產有限公司橋西倉庫建筑、浙江杭州石油公司小河油庫建筑群、杭絲聯建筑、杭州肉聯廠職工宿舍建筑群等6處工業遺產,首次列入杭州歷史建筑。
對這些工業遺產的保護,杭州想了很多有創意的辦法。比如,杭絲聯建筑,一排排的蘇式建筑風格鋸齒形廠房,目前已作為“絲聯166創意園”,引進多家文化創意企業。
杭州市土特產有限公司橋西倉庫建筑,已改建為中國刀剪劍博物館和中國傘業博物館。
大河造船廠建筑群,杭州運河集團已做了一定維護和修繕,至于用途,尚在研究。
還有值得期待的浙江杭州石油公司小河油庫建筑群。位于小河路88、96、112、118號,占地數百畝,其主體建筑為倉庫東區四座單層坡屋頂倉儲大房,以及緊鄰運河的一組儲油大罐,共有建筑面積數千平方米。
倉庫建筑由紅磚砌就,檐下開氣窗;屋頂呈波浪狀,頗有特色。它還是京杭大運河杭州主城區段唯一一座臨河油料倉庫。
小河油庫所在地被規劃為小河公園,今后儲油大罐、倉庫以及運河碼頭等都將保留,作為小河公園的附屬用房和工業遺產景觀,成為一塊別致的城市開放空間。
奧地利維也納煤氣廠有四個碩大的儲氣罐,后來被改造成總統套房、商務樓、大賣場和娛樂中心,小河油庫以后也能和它們媲美。
在《京杭大運河(杭州主城區)旅游實施規劃》中,打算把小河油庫做成“U庫”,儲油罐改造成酒吧、餐廳等休閑娛樂場所。
再來看看第五批歷史建筑中蠻有說頭的兩個。
北山路100號
當年花了楊虎城將軍7萬銀元
位于北山路與曙光路交界處,這是一幢孤立的西式洋樓,叫“東山別墅”。
房子建于上世紀30年代,有人說它是楊虎城將軍的故居。
2006年,杭州市實施“一縱三橫”道路整治工程時,西湖區建設局做過詳細調查。
他們南下北上,香港、北京、南京一路行來。楊虎城的小兒子只對別墅有模糊印象,位置大約在北山路邊。在香港,當年的知情者田老先生透露,楊虎城別墅解放后被駐軍醫院接收;隨后,原117醫院一位專家,印證了東山別墅被接收這一情況。
在房產檔案館,楊虎城將軍買這棟別墅時,用的是化名“楊呼塵”,職業是“職業軍人”。這個化名楊將軍曾在日本用過。
書寫“東山別墅”四個字的于右任老先生,是楊將軍的陜西同鄉。
最有力的證據最后被發現。一張拍攝于1936年、蔣介石在東山別墅邊會見楊虎城的史料照片,為考證工作釘下了最后一顆釘子。
杭州研究老房子的專家仲向平也做過調查,他說,建造東山別墅,楊虎城花了大約7萬銀元。
彭埠鎮羅家老宅
融合徽派建筑和江南民居特色
建于晚清,坐北朝南,高大的風火墻,方正的石庫門,厚實的大木門。
正房是木結構兩層樓,廂房是單層平屋瓦房,共兩進院落。
整座建筑格局完整,不僅吸收了徽派建筑的莊重和大氣,又展示了江南民居的典雅風格。
此外,老宅還做過藥鋪、鄉公所、棉紡織廠廠房等用房,具有鄉土歷史文化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