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20多年前的“甩圖板”帶來的巨大變革,中國的工程建筑業正身處第二次浪潮當口。邁過這一時代入口,企業將實現由二維CAD向三維建筑模型設計的跨越。這個入口就是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自2002年BIM被提出以來,BIM已席卷歐美的工程建設行業,引發了史無前例的徹底變革。BIM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就是在于它利用數字建模軟件,把真實的建筑信息參數化、數字化以后形成一個模型,以此為平臺,從設計師、工程師一直到施工單位和物業管理方,都可以在整個建筑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進行信息的共享和改進。
這意味著建筑行業將改變原先相對分離的狀態,而能夠在同一平臺上形成協同效應。例如,美國舊金山正在進行舊金山與奧克蘭海灣大橋的建設,為使當地的公眾和施政的參與方和相關的投資方一起看整個項目進展的過程,舊金山市政府提供了一項由BIM實現的施工進程仿真分析服務。由此,舊金山每一位市民都可以進行訪問,很直觀地了解建設進度,判斷大橋建設各階段的影響。據由麥格勞-希爾建筑信息公司最新完成的調研報告,BIM在美國已被作為整個建筑行業的規范,有超過50%的受訪者表示,其使用BIM軟件工具的能力已處在中等甚至是更高的水平。
“現在中國的建筑設計行業正處在從二維設計轉型到三維制圖設計軌道上來,建筑設計界對BIM建筑數字模型的推廣感到非常有信心!敝袊辈煸O計協會理事長吳奕良表示。麥格勞—希爾建筑信息公司中國副總裁許敏達也認為,未來,BIM在中國的應用推廣速度將會超過西方國家,原因在于中國有著龐大的建筑市場,并有勇氣接受最新潮的建設設計,同時,中國具有很多超過千人的大設計院,規模力量明顯要強過歐美國家的設計院。
但是,對于身處行業轉型期“疑惑年代”的中國建筑行業而言,一步跨入BIM,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吳奕良表示:“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接口,各國的軟件公司要通過中國建筑行業的實踐,把二維的軟件用比較低的成本轉到三維的軌道上來,這是一個需要共同解決的難題!彼J為,一旦能夠跨越這一當口,BIM軟件將可以在中國實現大規模的應用。
“我們稱二維時代是舊世界,但是我們不可能砸爛舊世界,從而規劃一個新世界。BIM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要求所有的設計師、工程師在一夜之間都會用BIM!睔W特克中國區工程建設行業總監李邵建表示,歐特克有著在AutoCAD二維當中主導地位的數據平臺,以及在BIM軟件中應用廣泛的Revit產品,但中國的BIM時代真正開啟,還是需要包括企業、科研院所、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推進。
不過,新的業務壓力一定程度上正在加速BIM的應用。CCDI設計集團北京公司副總經理弋洪濤表示,在2004年CCDI做奧運“水立方”設計的時候,就開始應用BIM,因為“水立方”的鋼結構異常復雜,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靠傳統的二維模式顯然無法完成設計。更重要的趨勢在于,BIM正逐漸成為建筑行業的標準規范,企業一旦在二維徘徊不前,將無法在未來的競爭中生存。例如,香港的建筑開發商已將是否符合BIM規范作為判斷設計和施工企業能力的重要標準。
“從手繪圖到CAD的轉變用了5~10年,中國的BIM在過去3年中已經走的很快,但我們希望它還能更快一些!崩钌劢ū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