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發展、信息化建設、內涵化提升”正在成為我國建筑企業發展的趨勢性取向。這是日前在江蘇省南通市召開的第七屆中國建筑企業高峰論壇傳遞的信息。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郭允沖在會上指出,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與整個國家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關系密切。新中國成立60年來,建筑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1952年—2008年建筑業總產值由57億元增長到61144億元;建筑業從業人數由1952年的99.5萬人增加到2008年的3253萬人;2008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1.7億元,占全國GDP的5.68%;實現利潤1756億元,上交稅金2058億元。我國承包企業已經發展到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定合同額4331億美元,為國家創造了大量外匯。建筑業吸納農民工約3000萬人,約占農村進城務工總數的三分之一。
“多元化發展、信息化建設、內涵化提升”正在成為我國建筑企業發展趨勢。目前我國一些大的國有建筑企業都不同程度地實行多元化發展戰略,這也是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謀求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如大型建筑施工企業中天集團向化工材料行業發展,已經形成年產10萬噸的能量,形成有機硅產業鏈,年營業額達到1—2億元。
信息化可以極大地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更是企業降低經營成本、開拓新興市場、實現健康成長的“利器”。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已經越來越普遍地將這一手段應用到企業經營中。中天集團從2004年進行信息化建設,至今投入了2700萬元,并獲得全國質量管理獎。
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認識到塑造企業文化是實現企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證。特別是在金融危機形勢下,建筑企業更為注重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提升企業的影響力。
本屆論壇以“推動力、創新力、影響力”為主旨,就建筑業如何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多元化經營,如何規范建筑業各種保證金及保修金,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以及信息化建設和文化建設對企業今后發展的重大影響和作用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論壇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市場監管司、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支持,中國建設報社和中國建筑企業高峰論壇理事會主辦,南通建筑工程總承包有限公司承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