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7jvfb"></p>

    <strike id="7jvfb"></strike>

    <p id="7jvfb"><ins id="7jvfb"></ins></p>
      <span id="7jvfb"></span>

        <th id="7jvfb"><rp id="7jvfb"><ruby id="7jvfb"></ruby></rp></th>

        <video id="7jvfb"></video>
        新聞資訊
        公司快報
        媒體聚焦
        行業信息
        媒體聚焦
        韓啟德:我國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約28%

        點擊數:8549  時間:2009/11/17 8:48:08
        2009-11-17 08:48:08
        (已經被瀏覽41次)

        韓啟德:我國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約28%

        來源:新華網

          “我國房屋總面積已超過400億平方米,建筑的單位面積能耗相對較高,今后每年新增建筑面積16~20億平方米,到2020年將新增建筑面積200多億平方米。中國的建筑使用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約28%,這一比重未來20年內有可能達到35%!比珖舜蟪N瘯蔽瘑T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11月14日在在低碳經濟與綠色建筑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指出,發展綠色建筑產業對于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韓啟德說,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最嚴峻的挑戰。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IPCC)公布的第四次評估報告,深化了世界對氣候變化的科學認識,深刻地闡明了氣候變化對全球生態系統、糧食安全、人類健康、地區安全、經濟發展等帶來的嚴重不利影響。隨著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十五次會議的日益臨近,氣候變化問題正引起世界各國更為廣泛和深刻的關注。

          引起氣候變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在人為因素中,主要是由于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特別是發達國家工業化過程的經濟活動引起的。據美國橡樹嶺實驗室研究報告,自1750年以來,全球累計排放了1萬多億噸二氧化碳,其中發達國家排放約占80%。因此,在堅持“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下,以提高能效、發展清潔能源為核心,以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機制為關鍵,以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低碳發展應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同行動。

          韓啟德說,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現代化進程提出了嚴峻挑戰。一方面,氣候變化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政治、經濟、外交的熱點和焦點問題。一些發達國家,將氣候變化問題,作為政治上鉗制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發展的外交工具,經濟上作為繼續控制世界經濟命脈的技術手段。另一方面,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我國的氣候也將發生明顯的變化,氣溫升高、極端天氣事件將對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很大影響。與此同時,一些發達國家為保護其競爭力,有可能進一步提高進口產品的環保標準或增加能效標準,采取征收國際碳稅等措施,強化“綠色貿易壁壘”,這對我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將產生直接的影響。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重要階段,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任務十分繁重。而且我國人口眾多、氣候條件復雜、生態環境脆弱,適應氣候變化的任務十分艱巨。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發展仍然是第一要務。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也為我國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帶來重要機遇。

          韓啟德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和發展低碳經濟。2007年9月,胡錦濤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代表中國政府明確主張“發展低碳經濟”。在前不久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胡錦濤主席提出了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應堅持的四點要義,闡明了我國將進一步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在加強節能、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大力增加森林碳匯以及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等四方面的強有力措施。

          韓啟德表示,九三學社非常關注發展低碳經濟、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兩年前,九三學社中央將“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確定為一項戰略性課題長期跟蹤調研,并聯合有關部委、專家開展了一系列調研,在近兩年全國政協會議上提出了多個提案和大會發言。今年六月,九三學社中央以“促進我國經濟社會低碳發展”為主題形成了報送中共中央主要領導的“直通車”建議。我們向中共中央建議:將中國特色低碳發展道路確定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盡快啟動低碳發展的相關基礎性工作,做到心中有數;實施若干低碳發展的重大行動計劃;大力增強低碳發展的科技支撐能力;創新低碳發展機制;健全低碳發展體制,等等。其中的一條具體建議是,實施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等重大行動計劃,有選擇地建立低碳發展試驗區,以比較效益高、量大面廣、見效快的建筑節能工作與綠色建筑為抓手,推動我國經濟社會低碳發展。

          建筑行業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對氣候變化有著重要的影響。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于2007年發布的《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2004年,全球建筑行業產生的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大約占2004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33%。歐盟學者的研究表明發達國家建筑使用能耗占其全社會總能耗的30%至40%,歐盟25國建筑能耗已經占其全社會總能耗的40.4%。中國的建筑使用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約28%。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均將建筑行業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點領域。同時,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一些國家將發展綠色建筑作為促進經濟發展、擺脫經濟困境的重要手段。美國總統奧巴馬就任后發布的《經濟振興計劃進度報告》強調:美國政府要將綠色建筑產業變革作為美國經濟復興的重心之一,近年內要對200萬套美國家庭住宅和75%的聯邦建筑物進行翻新,提高其節能水平。以英國為代表的歐盟國家對發展綠色建筑應對氣候變化更為重視。英國2006年頒布的可持續住宅法規要求從2008年起,對所有新建建筑物能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進行強制性評價,到2016年所有新建建筑達到二氧化碳零排放。

          韓啟德認為,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場。全國房屋總面積已超過400億平方米,我國建筑的單位面積能耗相對較高,而今后我國每年新增建筑面積16~20億平方米,到2020年將新增建筑面積200多億平方米。同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國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從“衣、食”逐步向“住、行”方向升級,生活從生存型向舒適性轉變,對建筑面積、建筑室內環境舒適性水平及各種家用電器的服務水平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以上因素將導致建筑能耗持續增加,并將成為未來20年主要能源消費的增長點。建筑能耗的持續增長將導致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IPCC的《第四次評估報告》還指出:發展綠色建筑可以節省有關能源的投資、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保障能源安全、減少貧困、改善當地和房屋的環境質量、提高居住者的工作效率和健康、創造新的商業機會帶動就業,等等。因此,發展低碳經濟,推動綠色建筑發展,不但對于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意義重大,而且對于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韓啟德說,目前我國發展低碳經濟和綠色建筑工作尚處于起步的階段。從空間上,還面臨著經濟與產業的合理分工和布局問題;從城鄉統籌上,還面臨著城鎮體系的合理規劃和發展問題;從城鎮發展上,還面臨著科學的規劃和適宜的建設技術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需要政策、法規、制度、技術、資金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不斷完善和提高。正因為如此,我們發展的空間和余地也很大。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發展低碳經濟和綠色建筑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為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特级太黄Av片免费播放一_日本a级黄色大片免费看_性爱视频无码免费看_在线观看免费国产成人91
                     
         

        版權所有@ 南京大地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地 址:南京市鼓樓區華僑路56號大地建設大廈
        電 話:025-83312041(總機) 025-85393665(預制構件、新型建材業務咨詢) 傳 真:025-83318660
        蘇ICP備110335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