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7月29日發布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簡稱《報告》)稱,截至2009年底,中國城鎮化率為46.6%,城鎮人口達到6.2億。
《報告》指出,1996年~2005年,中國每年新增城鎮人口超過2000萬;2006年~2009年,中國每年新增城鎮人口約1500萬。截至2009年底,中國城鎮人口總量為美國人口總量的2倍,比歐盟27國的總人口多25%。
雖然城鎮化率在快速提高,但《報告》認為,中國的城鎮化呈現出典型的不完全城鎮化特征,城鎮化率統計得偏高。中國社科院統計的中國城鎮人口中包含了大量農業人口,僅此一項,就使中國的城鎮化率被高估了9%左右。如果考慮到大量尚未融入城市的農民工,中國實際的城鎮化率至少要比統計結果低10%。
《報告》預計,今后一段時間,中國的城鎮化仍將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到2015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將達到52%左右;到2030年,將達到65%左右。
《報告》同時指出,中國的城鎮化速度與質量嚴重不協調,是質量差、不協調、不和諧的城鎮化。這種不和諧主要體現在:大城市土地城鎮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鎮化速度;大城市過度膨脹,小城市和小城鎮發育遲緩;城中村、垃圾圍城等問題大量存在,城市品質較低。